第一章 博州春风起
  春风拂过,落了几片桃花,绿了满园碧草。

  一男一女对练,少年挥剑下劈,少女持剑横档,然后下蹲,出一记扫堂腿,少年速度不及少女,连忙跃起后退,还未着地,少女早已剑指少年胸前,嘻嘻笑道:“师弟这招‘水中捞月’使得熟练,只是后招太慢。”

  少年十五六岁年纪,样貌方正,身高不及中人,名叫杨纪堂。少女叫张盈盈,年级稍长,一身碧绿劲装,长发披肩,横眉如黛,面施薄粉,一颦一笑,像极了娇羞的水莲。

  两人都是清澜门的三代弟子。

  杨纪堂道:“师姐,你别笑我了,我要是有你一半的本事,也不至于谁都打不过。”

  张盈盈咯咯一笑,“千万别这么说,小心别人嘲笑,快中午了,回去吃饭吧。”

  清澜门坐落在博州,门派选址也好,正对官道,背靠博州最优美的名胜——胭脂湖。清澜所在,占地十余亩,处处栽植绿树情草,小路曲径通幽,前后两院以一片紫竹林隔开。

  前院是碧草轩、清澜阁、紫竹院等练功场所,分别用于习练招数、内力和心法;后院则是门人住所,最后还有两处景观,叫做白石滩、雅文湖,供门人散步怡情。

  “师姐,我在清澜湖边看到一个长着四片叶子的三叶草,听说有福气的人才能看到,你要不要去看?”杨纪堂刻意提了个话题,他很喜欢和师姐聊天,尽管张盈盈向来安静。

  “我就不去了,让师父知道咱们不务正业,又得挨骂,你也少偷懒,看飞雪师兄,文武双全,这才是我辈的榜样。”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杨纪堂有些不耐烦。小孩儿的天性,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师姐,我昨天又背了五首诗词,很优美的句子,你要不要听?”

  张盈盈摇头笑道:“你学的这些,我都看过几十遍了,就别显摆啦。”

  杨纪堂不好意思的伸伸舌头。

  两人走进了叫“憩园”的小院。

  他们的师父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子,叫孙静,是清澜长老夏侯渊排行最末的五弟子。

  清澜门创建不足一甲子,底蕴较浅,却已初具规模。门派之中,掌门和两个长老辈分最高;其次是孙静这一辈,足有十数人;再次便是张盈盈和杨纪堂等三代弟子,四五十人之多。

  吃着午饭,孙静问道:“上午练的怎么样?”

  张盈盈道:“师弟又学了一些功夫,和我拆了好多招呢,我也是险胜。”

  孙静笑道:“你就知道护着师弟,他的本事我能不知道?纪堂肯努力,对各个套路的招数了熟于心,但是纪堂啊,你要记得,贪多嚼不烂,你一点儿内功都……”

  说着说着,没了下文,孙静本想着,“你一门内功都不会,学再多招数也没用。”怕这话打击了徒弟,连忙收住。

  一个被拆穿了谎言,一个被说功夫不行,两个徒弟皆是羞愧,相视一笑。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学之道,首重根基。不论轻功打穴,还是真气掌法,都以内力作为基础。

  杨纪堂天赋之差,本事之低,也算得上罕见了。拜师三年多,内力顶多算是‘聊胜于无’,更精确一点,应该是‘基本没有’。

  孙静实在狠不下心再去指责他。别人练一天,他练两天;别人早晨天刚亮就起床,他在鸡叫前已经打了两套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