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垱葛之乱(三)
;可是他们忘了,陛下肖想南齐半辈子,被众臣拦了大半辈子没做到的事,怎么在他们眼里豫王要做就会这么容易?
豫王,他如此年轻!莫非朕,已经老了?陛下在心里无数次地这样问自己。近来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吃睡皆不安稳,常常梦魇想起从前的故人,莫非朕是真的老了?
陛下拉回思路,看着眼前即使跪在眼前也野心勃勃充满欲望的儿子,心里突然有一种难言复杂的阴郁之感。这个儿子,年未三十,竟然已经戎马多年,功勋卓著。
当初为什么打压的人是宁璃臻,而不是他?他们二人究竟谁才是该被敲打的人?
陛下阴郁的目光落在豫王身上,素渊微微瞥过,嘴角轻轻抿出一条若有若无的弧线。
“舒副统领,你在金陵率禁卫军大肆奔袭,将军纪法度置于何处?知法犯法,如何容你?朕从前念你大义灭亲,密告有功,特赦你罪。而今,你的所作所为实在难恕。”陛下开口已然是问罪了,任由在场的都知道禁卫军的规矩是五千之下只要掌管兵事的豫王同意就可以,但是在场的人顾忌这把火可能会烧到豫王身上,于是人人缄默不言。
舒尧一愣,她知道今天这事已然脱离了初衷,只是事到如今仍然不明白陛下为何不肯严查垱葛寨,为何不肯严查素家?既然暂时没能拉下素家,那么如果能拉豫王下水,也算是功德一件。毕竟素家也不过最多位极人臣,而真正与清河王争皇位的只能是豫王。不能本末倒置嘛!
于是舒尧手里紧紧攥着腰间的豫王府的执令,在陛下面前强加辩解道:“陛下容秉,舒尧自知触犯军法,自然当俯身请罚!但是按照我朝律例,五千以下的禁卫军调动只需要给京畿的军事最高官员,豫王殿下通秉即可。舒尧此次一共清点四千八百余人,尚不足五千。事前已经和豫王殿下奏请,豫王殿下也已经获准出城。”
素渊看着舒尧手里摩挲的豫王执令,“原来这么多人是豫王殿下的大手笔,区区落草,竟然要数千官兵趁夜奔袭!莫非豫王殿下在战场上也是这般打得是人头仗?”
这话让豫王和陛下双双脸色一变。严进感叹:素渊真不愧是老狐狸,豫王一向以军功自傲,最喜欢以少胜多的新奇打法,喜欢快准狠的节奏,一向以冠军侯为楷模。可是素渊几句话就将一向骁勇喜欢突袭敌后的豫王变成了稳坐军帐,以多欺少的泛泛之辈。
而陛下呢?陛下甚至南齐比北宛地域广辽,补给最盛,需要的就是出奇兵的将才。素渊就这样把豫王变成了百倍围之的庸才。那么,这样看来,他的用处似乎也如此而已嘛!
豫王果然脸色一变,他平日里看着这些自诩前朝元老的文臣便觉得憋屈,这些人拿着朝廷的恩宠偏偏成日里对凡事推三阻四,尸位素餐。再加上近来楼相已经走了,素渊敢在垱葛寨养私兵就更是大逆不道,于是他骂道:“本王是战场上一次一次搏回来的,不像国公,酣畅酒宴走在御前。国公还是不要故左右而言他,你敢说垱葛寨上的那些事情跟你靖国公府没有半点关系?”说到最后,豫王显然是厉色了,若非这是朝堂,恐怕以他的暴脾气当场革杀也不为过。
作为在兵权里厮杀出来的权柄王爷,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兵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有了足够的兵权,就能足够接近那个位置!有了足够的力量,就能够为所欲为,霸业宏图!
陛下看了看舒尧、豫王、素渊,最后看向了严进,“卿在现场究竟看见了什么?详细说来。”时间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更愿意相信旧臣。不怪其他,面对一个野心勃勃还有众臣依附的皇子,无论对方是谁,都已经占了上方。
豫王,他如此年轻!莫非朕,已经老了?陛下在心里无数次地这样问自己。近来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吃睡皆不安稳,常常梦魇想起从前的故人,莫非朕是真的老了?
陛下拉回思路,看着眼前即使跪在眼前也野心勃勃充满欲望的儿子,心里突然有一种难言复杂的阴郁之感。这个儿子,年未三十,竟然已经戎马多年,功勋卓著。
当初为什么打压的人是宁璃臻,而不是他?他们二人究竟谁才是该被敲打的人?
陛下阴郁的目光落在豫王身上,素渊微微瞥过,嘴角轻轻抿出一条若有若无的弧线。
“舒副统领,你在金陵率禁卫军大肆奔袭,将军纪法度置于何处?知法犯法,如何容你?朕从前念你大义灭亲,密告有功,特赦你罪。而今,你的所作所为实在难恕。”陛下开口已然是问罪了,任由在场的都知道禁卫军的规矩是五千之下只要掌管兵事的豫王同意就可以,但是在场的人顾忌这把火可能会烧到豫王身上,于是人人缄默不言。
舒尧一愣,她知道今天这事已然脱离了初衷,只是事到如今仍然不明白陛下为何不肯严查垱葛寨,为何不肯严查素家?既然暂时没能拉下素家,那么如果能拉豫王下水,也算是功德一件。毕竟素家也不过最多位极人臣,而真正与清河王争皇位的只能是豫王。不能本末倒置嘛!
于是舒尧手里紧紧攥着腰间的豫王府的执令,在陛下面前强加辩解道:“陛下容秉,舒尧自知触犯军法,自然当俯身请罚!但是按照我朝律例,五千以下的禁卫军调动只需要给京畿的军事最高官员,豫王殿下通秉即可。舒尧此次一共清点四千八百余人,尚不足五千。事前已经和豫王殿下奏请,豫王殿下也已经获准出城。”
素渊看着舒尧手里摩挲的豫王执令,“原来这么多人是豫王殿下的大手笔,区区落草,竟然要数千官兵趁夜奔袭!莫非豫王殿下在战场上也是这般打得是人头仗?”
这话让豫王和陛下双双脸色一变。严进感叹:素渊真不愧是老狐狸,豫王一向以军功自傲,最喜欢以少胜多的新奇打法,喜欢快准狠的节奏,一向以冠军侯为楷模。可是素渊几句话就将一向骁勇喜欢突袭敌后的豫王变成了稳坐军帐,以多欺少的泛泛之辈。
而陛下呢?陛下甚至南齐比北宛地域广辽,补给最盛,需要的就是出奇兵的将才。素渊就这样把豫王变成了百倍围之的庸才。那么,这样看来,他的用处似乎也如此而已嘛!
豫王果然脸色一变,他平日里看着这些自诩前朝元老的文臣便觉得憋屈,这些人拿着朝廷的恩宠偏偏成日里对凡事推三阻四,尸位素餐。再加上近来楼相已经走了,素渊敢在垱葛寨养私兵就更是大逆不道,于是他骂道:“本王是战场上一次一次搏回来的,不像国公,酣畅酒宴走在御前。国公还是不要故左右而言他,你敢说垱葛寨上的那些事情跟你靖国公府没有半点关系?”说到最后,豫王显然是厉色了,若非这是朝堂,恐怕以他的暴脾气当场革杀也不为过。
作为在兵权里厮杀出来的权柄王爷,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兵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有了足够的兵权,就能足够接近那个位置!有了足够的力量,就能够为所欲为,霸业宏图!
陛下看了看舒尧、豫王、素渊,最后看向了严进,“卿在现场究竟看见了什么?详细说来。”时间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更愿意相信旧臣。不怪其他,面对一个野心勃勃还有众臣依附的皇子,无论对方是谁,都已经占了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