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生民立命
他虽然觉得不必,但素岑既然好意便没有拒绝的道理:“如此也好。”

  宣旨完毕,素岑本来还担心宁璃臻有些情绪,没想到反倒是宁璃臻对自己句句提点:“你既然是父皇亲命的钦差,便拿出钦差的架势来,只要你有需要,孤的东宫守卫也可以由你调派。”

  素岑如此简朴,只草草吃了午饭,便开始研究宣州和锦州城的灾情。晚间驿馆内,宁璃臻坐在几案东侧,素岑坐在几案西侧,两人看着面前的图纸一言不发。屋子里还站着宣州城的父母官和一众当地官僚,宁璃臻与素岑坐着讨论,身边的官僚战战兢兢地坐下。不同于礼贤下士的太子殿下,这位钦差大人一来连个好脸色都没有,并没有招呼坐下的意思,众人已经站了两个多时辰了。

  宁璃臻与素岑二人面前是当地的地形图,上面不止有道路纵横,还有流民的迁徙路线。宁璃臻用手给素岑讲那路线上沿途的艰险,素岑听着面上越来越沉,“饥荒也并非今年才有这一例,但是此次宣州的饥荒来势不小,究其根本乃是人祸,而非天灾。”

  听到这一句的时候,宁璃臻与素岑对望一眼,素岑的目光扫过站着的那些大臣,寒光一闪,中间已经有人觉得腿软。

  宁璃臻面上竟然也难得带了几分冷意,与他平时的浅笑迥然不同,宁璃臻说:“起初便是源于今年宣州涝灾,五月份大水冲刷而过,田中即将成熟的麦田瞬间被淹,千里麦田成了水洼。”

  “起初下雨时便有传言说今年会有百年不遇的涝灾,府衙既然请人拜天降雨,怎的不提前收割?虽是六月收的小麦,但五月若是勉强收割也不至于连家中余粮也没有。”素岑一番话说完,便看着宁璃臻。

  宁璃臻看着那地图不言语,继而素岑的眼神便落在几位大人身上,最后直直停在了最右边那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身上。

  那老者感觉到素岑的眼神在自己身上打量,悄悄抬头却见太子殿下和世子的眼神都落在自己身上,面色有点泛白,紧张道:“世子容秉,奥,奥不,是太子殿下容秉。一则宣州从来没经历过水涝灾害,五月份的时候虽然有过几场暴雨,到底情势不分明;二则,二则······”

  素岑将面上的寒意释放地十分明显,“瞿刺史也是做过半辈子官的人,难道连未雨绸缪都不知道?吞吞吐吐什么,殿下宽仁些,你们便不知道职责所在了?这都已经上达天听了,连个饥荒的原因都没找到,还是你以为搭上个几万两银子,这失职的罪名就没人追究了?”素岑一句句斥责,他虽然年轻,此刻却端端坐在正座上,而这老者只颤巍巍地站在一旁,吓得大汗淋漓,腿脚都要软了。

  素岑每说一句,他面上就是一白,此刻已经面白如纸了,这老者乃是宣州刺史瞿横。当年也是借机搭上了金陵的线人,算是花钱做了官,本以为等到将位子传给子侄便休息了,哪里想临了还遇到这么一桩事情。等到事情上报到金陵,太子殿下下来查看的时候,瞿横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没想到太子殿下轻轻放下,却来了个年纪轻轻的世子,竟然十分难缠。

  素岑站起身,他身量很高,高出瞿横一个头的距离,加上瞿横本人还弓着身子,于是素岑居高临下地提点:“继续。”

  瞿横眼一闭,心一横,反正天塌下来有上面的人收拾,于是鼓足勇气:“二则民兵征调乃是豫王殿下之倡导,宣州距离豫州只有七百里,豫王殿下在豫州一带实行民兵制,使得匪盗闻风丧胆。宣州便有意效仿,五月正是规定的民兵演习之日,因此并无民力用来收割。”

  豫州早年民风极差,尤其是各处盗贼马贼出没,于是豫王重整豫州的兵力发现兵力不足,无法御敌时便将周围的豫州百姓招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