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定情(二)
�?”
昭滑面容严肃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还是我上次拜托你的那件事,为九王子结好十九子。”
项北问道:“九王子一向视十九子为政敌,为何突然转变?”
昭滑叹口气道:“个中原因,小弟上次难道没有为哥哥说明白吗?哥哥一定要记住,我们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是小事,但我们的身后有家族,家族的身后有国家,为了家族和楚国,何事不能为?何事不可为?”
项北听着这些冠冕堂皇、正气凛然的说词,竟丝毫没有感动的觉悟。理智告诉他,昭滑所说是完全符合家族利益的,他应该义无反顾地完全接受。然而,不知为什么,他总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似乎自己已深陷于阴谋之中,而与自己一向信奉的光明正大、侠肝义胆的理念,似乎背道而驰。
昭滑进一步推心置腹地说道:
“拥戴九王子熊槐有利于家族和楚国,拥戴十九王子熊接舆不利于家族和楚国,这是我们的家族早就达成的共识,不可动摇。因此,为了让九子上位,我们就要聚集一切可以聚集的力量,同时,对于我们个人来会说,既然已奉九子为主,岂可三心二意?现在来看,十九子果然是人中龙凤,又深受大王喜爱,若能说动十九子拥戴九子,大事可成,而哥哥将立奇功!”
项北摆摆手,不让昭滑继续说下去,然后淡淡地说道:
“昭公子不需再讲了,项某照做就是了。在我看来,昭公子才是一代人杰,项某自叹不如,以后尚需昭公子多多提携。不过,十九子虽然年幼,但聪慧过人,项某能否说服于他,并无把握,只能尽力而为,昭公子不能期望过高。”
昭滑道:“只要哥哥出面,此事必成。你无把握,我却有十足把握,我对哥哥有信心呀!”
项北苦笑着摇摇头,他不想再谈论此事,他心中尚有更重要的事急切地需要求助于昭滑,于是说道:
“此事勿需再议。倒是项某有一件私事,尚需借昭公子大才一用。”
昭滑道::“哥哥有事,尽管吩咐!”
项北犹豫一下,把手中的方巾递给昭滑,期期艾艾地说道:“项某有一友人,临别时赠此方巾,上有两句诗文,我只明白大致意思,却无法确定。我怕误了友人真意,只好求昭公子为项某解惑。”
昭滑接过方巾,方巾洁白如雪,乃罕见的蚕丝所织,却非中原和楚国常见之物。方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上面眷写着二行娟秀的诗文。昭滑细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脸上满是暧昧的笑意,然后问道:
“此乃闺中之物,想必项兄的友人是一位女子吧?”
项北红着脸地道:
“甭管是谁,你只说诗文之意。”
昭滑笑道:“若是女子,其意甚明。第一句‘春去春来为哪个’,意思是说青春易逝,而心中之人却不知是否知道,年年等待,却不见踪迹。第二句‘花开深山待君摘’,这句更是直抒胸臆,坦露情怀。意思是说女子就象开在深山的花朵,就等着心中的郎君去采摘了。想必这郎君一定是项哥哥吧!”
项北此时早已听得痴了,内心中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跑到苗苗身边,大声地诉说着自己对他的渴慕和爱意。
昭滑见项北如此情状,不禁心中好笑,便笑问道:
“此女子是哪家之人?项哥哥何不禀明项公,聘娶回来,以解相思之苦?”
昭滑面容严肃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还是我上次拜托你的那件事,为九王子结好十九子。”
项北问道:“九王子一向视十九子为政敌,为何突然转变?”
昭滑叹口气道:“个中原因,小弟上次难道没有为哥哥说明白吗?哥哥一定要记住,我们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是小事,但我们的身后有家族,家族的身后有国家,为了家族和楚国,何事不能为?何事不可为?”
项北听着这些冠冕堂皇、正气凛然的说词,竟丝毫没有感动的觉悟。理智告诉他,昭滑所说是完全符合家族利益的,他应该义无反顾地完全接受。然而,不知为什么,他总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似乎自己已深陷于阴谋之中,而与自己一向信奉的光明正大、侠肝义胆的理念,似乎背道而驰。
昭滑进一步推心置腹地说道:
“拥戴九王子熊槐有利于家族和楚国,拥戴十九王子熊接舆不利于家族和楚国,这是我们的家族早就达成的共识,不可动摇。因此,为了让九子上位,我们就要聚集一切可以聚集的力量,同时,对于我们个人来会说,既然已奉九子为主,岂可三心二意?现在来看,十九子果然是人中龙凤,又深受大王喜爱,若能说动十九子拥戴九子,大事可成,而哥哥将立奇功!”
项北摆摆手,不让昭滑继续说下去,然后淡淡地说道:
“昭公子不需再讲了,项某照做就是了。在我看来,昭公子才是一代人杰,项某自叹不如,以后尚需昭公子多多提携。不过,十九子虽然年幼,但聪慧过人,项某能否说服于他,并无把握,只能尽力而为,昭公子不能期望过高。”
昭滑道:“只要哥哥出面,此事必成。你无把握,我却有十足把握,我对哥哥有信心呀!”
项北苦笑着摇摇头,他不想再谈论此事,他心中尚有更重要的事急切地需要求助于昭滑,于是说道:
“此事勿需再议。倒是项某有一件私事,尚需借昭公子大才一用。”
昭滑道::“哥哥有事,尽管吩咐!”
项北犹豫一下,把手中的方巾递给昭滑,期期艾艾地说道:“项某有一友人,临别时赠此方巾,上有两句诗文,我只明白大致意思,却无法确定。我怕误了友人真意,只好求昭公子为项某解惑。”
昭滑接过方巾,方巾洁白如雪,乃罕见的蚕丝所织,却非中原和楚国常见之物。方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上面眷写着二行娟秀的诗文。昭滑细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脸上满是暧昧的笑意,然后问道:
“此乃闺中之物,想必项兄的友人是一位女子吧?”
项北红着脸地道:
“甭管是谁,你只说诗文之意。”
昭滑笑道:“若是女子,其意甚明。第一句‘春去春来为哪个’,意思是说青春易逝,而心中之人却不知是否知道,年年等待,却不见踪迹。第二句‘花开深山待君摘’,这句更是直抒胸臆,坦露情怀。意思是说女子就象开在深山的花朵,就等着心中的郎君去采摘了。想必这郎君一定是项哥哥吧!”
项北此时早已听得痴了,内心中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跑到苗苗身边,大声地诉说着自己对他的渴慕和爱意。
昭滑见项北如此情状,不禁心中好笑,便笑问道:
“此女子是哪家之人?项哥哥何不禀明项公,聘娶回来,以解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