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影帝重生帝王家_分节阅读_16
��他的记忆里,康熙朝大兴土木的事儿也实在不多,直到了乾隆年间,有事没事修房子才真正成为了内务府和工部户部的一大爱好。
“阿哥可算是来了,万岁爷跟娘娘可都等了好一阵儿了。”
魏珠小跑着迎了出来,笑着恭恭敬敬地将胤祺引了进去。屋里头的地龙烧得极暖,康熙只穿着平日里的宽松衣裳,悠闲又惬意地靠了炕沿儿坐着,正叫宜妃替他揉捏着双腿。一见胤祺进来请安,他却是忽然微眯了眼,似笑非笑地敲了敲身旁的小桌子:“听说有个臭小子在尚书房混的如鱼得水,拿着一盒子一文不值的点心就把朕的儿子们都给收买了?”
“实在是尚书房伙食太差……”胤祺反应极快,毫不犹豫地把这一口大锅熟练地甩了出去,“儿子那些个不值钱的点心都成了好玩意儿,皇阿玛明察,这饭得难吃到什么地步?”
他自然早已看出康熙此刻的心情显然极好,绝不是要找茬发落他,最多也就是装模作样地调理他一二,拿自个儿这个皮实的儿子寻开心罢了。果不其然,这话一出口,康熙不但不以为忤,反倒冲着他笑骂道:“臭小子,整天就知道吃——那是为了锻炼你们的心志,叫你们专心念书!”
“儿子一定好好念书!”
胤祺忙痛快地一口应承了下来,又讪笑着蹭到康熙身边,扯了扯他的衣角小声道:“皇阿玛可千万别把儿子的食盒没收了,儿子可是答应了小八小九儿,明儿给他们带萨琪玛呢。这要是爽了约,当哥哥的脸就没处放了……”
“你看看,这臭小子倒是本事,居然还懂得当哥哥要脸面了。”康熙一手指着胤祺,忍俊不禁地冲着宜妃说了一句,又将胤祺一把拎到了宜妃面前:“还不快给你额娘请安?”
“儿子给额娘请安!”胤祺脆声应了一句,就被宜妃欢喜地拉进了怀里,仔仔细细地上下瞅着,不住地点着头,眼里也是一片欣慰笑意:“长高了,这身板儿也结实了……”
胤祺乖巧地任她拉着打量,又亲昵着扑进她怀里头撒了一阵子娇,引得屋子里头始终笑声不断。宜妃本就是个爽利大方的性子,如今见着这个儿子总算平安无事,也终于彻底的放开了心结,母子俩你一句我一句地陪康熙逗着趣儿,直叫康熙心中也是大感欣慰,这些日子的郁闷都尽数散了个干净。
说笑的时间仿佛总是过得尤其快,用过了晚膳,外头的天色竟已彻底暗得看不清人了。胤祺明早依然要早起修习骑射功夫,被康熙不由分说地提早轰了回去,只得悻悻地由梁九功送上了暖轿,一边在心里不无恶劣地猜测着他这位三日不能涉足后宫的皇阿玛把自个儿额娘留下,绝不是只打算纯洁地讨论一晚上诗文这么简单。
只不过这一次,胤祺倒是没能料准——他前脚刚回了寿康宫,宜妃后脚竟也回了翊坤宫去,并未真留在昭仁殿过夜。再怎么也是宫里头的老人了,更是给康熙先后生过了三个儿子,宜妃的心里头清楚得很,这君恩太盛绝不是什么福气,反倒会招来诸多祸患。故而只是康熙稍稍显出了些倦意,便也极有眼色地告退回宫去了。
原本热闹的屋子一下子清净了下来。康熙斜靠在炕上,有一口没一口地抿着杯中的热茶,脸上的笑意已然淡去,却也总不像前几日那般阴沉。送走了这一对母子的梁九功探了探脑袋,心里头总算是暗暗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上前唤道:“万岁爷……”
“小五儿心里头,就真没有半点不满?”
康熙忽然淡声开口,眼里仿佛隐隐显出些复杂的亮芒。梁九功心中微颤,仔仔细细地斟酌了半晌,才终于肯定地摇了摇头道:“五阿哥神色语气绝非作伪,却也不
“阿哥可算是来了,万岁爷跟娘娘可都等了好一阵儿了。”
魏珠小跑着迎了出来,笑着恭恭敬敬地将胤祺引了进去。屋里头的地龙烧得极暖,康熙只穿着平日里的宽松衣裳,悠闲又惬意地靠了炕沿儿坐着,正叫宜妃替他揉捏着双腿。一见胤祺进来请安,他却是忽然微眯了眼,似笑非笑地敲了敲身旁的小桌子:“听说有个臭小子在尚书房混的如鱼得水,拿着一盒子一文不值的点心就把朕的儿子们都给收买了?”
“实在是尚书房伙食太差……”胤祺反应极快,毫不犹豫地把这一口大锅熟练地甩了出去,“儿子那些个不值钱的点心都成了好玩意儿,皇阿玛明察,这饭得难吃到什么地步?”
他自然早已看出康熙此刻的心情显然极好,绝不是要找茬发落他,最多也就是装模作样地调理他一二,拿自个儿这个皮实的儿子寻开心罢了。果不其然,这话一出口,康熙不但不以为忤,反倒冲着他笑骂道:“臭小子,整天就知道吃——那是为了锻炼你们的心志,叫你们专心念书!”
“儿子一定好好念书!”
胤祺忙痛快地一口应承了下来,又讪笑着蹭到康熙身边,扯了扯他的衣角小声道:“皇阿玛可千万别把儿子的食盒没收了,儿子可是答应了小八小九儿,明儿给他们带萨琪玛呢。这要是爽了约,当哥哥的脸就没处放了……”
“你看看,这臭小子倒是本事,居然还懂得当哥哥要脸面了。”康熙一手指着胤祺,忍俊不禁地冲着宜妃说了一句,又将胤祺一把拎到了宜妃面前:“还不快给你额娘请安?”
“儿子给额娘请安!”胤祺脆声应了一句,就被宜妃欢喜地拉进了怀里,仔仔细细地上下瞅着,不住地点着头,眼里也是一片欣慰笑意:“长高了,这身板儿也结实了……”
胤祺乖巧地任她拉着打量,又亲昵着扑进她怀里头撒了一阵子娇,引得屋子里头始终笑声不断。宜妃本就是个爽利大方的性子,如今见着这个儿子总算平安无事,也终于彻底的放开了心结,母子俩你一句我一句地陪康熙逗着趣儿,直叫康熙心中也是大感欣慰,这些日子的郁闷都尽数散了个干净。
说笑的时间仿佛总是过得尤其快,用过了晚膳,外头的天色竟已彻底暗得看不清人了。胤祺明早依然要早起修习骑射功夫,被康熙不由分说地提早轰了回去,只得悻悻地由梁九功送上了暖轿,一边在心里不无恶劣地猜测着他这位三日不能涉足后宫的皇阿玛把自个儿额娘留下,绝不是只打算纯洁地讨论一晚上诗文这么简单。
只不过这一次,胤祺倒是没能料准——他前脚刚回了寿康宫,宜妃后脚竟也回了翊坤宫去,并未真留在昭仁殿过夜。再怎么也是宫里头的老人了,更是给康熙先后生过了三个儿子,宜妃的心里头清楚得很,这君恩太盛绝不是什么福气,反倒会招来诸多祸患。故而只是康熙稍稍显出了些倦意,便也极有眼色地告退回宫去了。
原本热闹的屋子一下子清净了下来。康熙斜靠在炕上,有一口没一口地抿着杯中的热茶,脸上的笑意已然淡去,却也总不像前几日那般阴沉。送走了这一对母子的梁九功探了探脑袋,心里头总算是暗暗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上前唤道:“万岁爷……”
“小五儿心里头,就真没有半点不满?”
康熙忽然淡声开口,眼里仿佛隐隐显出些复杂的亮芒。梁九功心中微颤,仔仔细细地斟酌了半晌,才终于肯定地摇了摇头道:“五阿哥神色语气绝非作伪,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