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两个问题
��待着他们。

  这老狐狸,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吴界心想着,试探性的说道:

  “皇上有什么事,就当着大家的面说吧。让我到你跟前去,我可没这胆呐!”

  没想到朱棣竟然沉默了良久,最后终于憋出了几个字:

  “朕知道你神通广大,希望你能给朕……算一卦。”

  原来是这宗小事……老板娘可是给了自己一本历史书,岂止是他明成主朱棣的未来,就连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兴衰吴界都能‘算’出来。

  ……

  后花园里朱棣和吴界漫步着,刘洋则被当做人质扣押了下来。吴界刚从黑色包袱里拿出历史书,一旁的朱棣就伸手来抢。可他一个文弱的皇帝,哪能抢的过退役的军人吴界。

  吴界嘴角略微上翘,一脸得意的说道:

  “皇上,你别急,你想知道什么,就直接问,但我只能回答你两个问题,好好想想你最希望知道什么!”

  可朱棣却在那吹胡子瞪眼,他好歹一个皇帝,吴界竟然敢跟他提条件,于是他说道:

  “这书上什么都有吧,你要是把未来发生了什么都告诉朕,朕岂不是可以改天换命,让朕的大明江山千年不息!”

  吴界听了这话,没忍住笑出了声来,虽然朱棣说的很有道理,可这人要是看破了自己的命,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吴界何不曾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可要是有人告诉他自己什么时候得志,什么时候生病,什么时候死,那岂不是一种深深的绝望感!人还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活着,去改变命运,生命才有价值。

  于是吴界说道:

  “我要是告诉你xx年xx人叛变,又或是xx年你寿命将尽,这有什么意义,你想知道这些吗?徒增烦恼罢了。”

  “我只能告诉你两件事,皇上你好好想想。”

  朱棣听了吴界的话,觉得也有一番道理,这时两人已走到了后宫之中,前方湖面上有一座拱桥,拱桥正中央修筑了一个平台,台面上则摆放了两张木凳和一张木桌。

  宫女们围湖绕成了一圈来看热闹,大家都是来看皇上的,谁都不认识皇上身边那个穿着甲胄的士兵是谁。

  朱棣走动了这么久,倒也有些累,于是径自坐在了木凳上,却见吴界不肯下座,这一高一低的画面让他有些不爽,他几番示意吴界坐下,可吴界却无动于衷,于是朱棣也只好作罢,思考起自己到底要问什么问题来。

  结果这一问一答就成了小儿请教先生问题般。皇帝做了天真的小童子,而吴界做了指点迷津的老先生。

  朱棣苦思良久,终于目光灼灼,充满期望的问吴界道:

  “朕在这大明历史上,到底算个什么样的皇帝?”

  吴界便不慌不忙的翻开历史书,找寻着明成主朱棣的那一章。历史书上这样评价道:明成祖朱棣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神勇。郡县有遇到灾害的,就免租赈灾,荣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之国多达三十余个,国势极盛!唯独对建文帝忠臣处理过狠,不能说是没有遗憾的。

  看着一旁的朱棣还在焦急的等待着答案,吴界不能简单的夸耀他一番,也不能狠狠的批判他一番,一番斟酌后,吴界回答道:

  “书上说你是个好皇帝。可谓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