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深336米,繁华万里,同心不同眠
��不曾料到,这场战事,竟然历时三年,从景昌二年一直持续到了景昌五年……

  战争的路,是人头铺就的路。

  一个又一个白天与黑夜的轮转中,为了那个至高权力的巅峰,无数人将生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连一丝浪光都没有掀起,就结束了。

  景昌五年的五月,小丫头三岁的生日就快到了。

  兴隆山上,年复一年的张灯结彩,为小祖宗庆贺。

  别看萧直还是一个小丫头,可她的生日,对于墨家来说,是仅次于“过大年、墨子生日”的头等大事,甚至比墨九自己的生日都要来得隆重。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墨九会提前好些天开始准备。

  在这个月,墨家弟子会将大批的灯笼,挂在从山脚到山顶的道路两侧,红红的灯笼上,写满了对萧直的祝福,从生日的前几天,也就是五月初一,一直挂到五月底,灯笼之光,彻夜不熄。

  第一年的时候,都以为墨九是图个新鲜、热闹。

  第二年的时候,都觉得她属实爱极了这个女儿,这才如此大费周折。

  到第三年的时候,她还这样隆重的挂灯笼,就让人心里略感惊讶了。

  兴隆山可不小,不是谁家的小院子,随便一挂就挂满了。那盘山的道路,从山脚的兴隆镇一直到山上的墨家总坛,怎么也有几十里地,要挂满红灯笼,不仅耗时、耗财还耗人力,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如果不是墨九本身为墨家赚得金钵满盆,她这样浪费的行为,肯定得背上一口“败家钜子”的大锅。

  “姑娘,姑娘……”

  玫儿兴冲冲跑入屋子,双颊热得红扑扑的。

  “又一批灯笼运下去了,快铺到山脚了呢。”

  说到这里,她看墨九还在桌子边上折灯笼,不由又嘟起了嘴。

  “都说了你眼神不好,不要亲手做了嘛。咱墨家人这样多,哪里轮得到你?你啊,就是不肯听话。”

  “我这不是闲着吗?”墨九微微一笑,抬头瞄她一眼,“小姐庆生宴的食材准备得怎么样了?”

  “在准备中。”玫儿笑着说,“这次还是曹师兄亲自督办的,我和他说了,旁的事都可以先放着,唯独小小姐的事,是天大的事,可大意不得。玫儿回来时瞧过了,食堂那边的空地上,码得整整齐齐的酒坛,够咱们摆三天流水席了……”

  这三年来,玫儿和曹元的感情日益稳固,如今也只差一个婚礼让曹元娶她进门了。

  本来他俩的喜事三年前就要办的,一来墨妄没有苏醒,二来萧乾没有回来,玫儿不乐意在自家姑娘伤感的时候办自己的喜事,非说要陪着墨九,不能丢下她。于是婚事就这样拖了下来,一拖三年。两个人成天处得近,天天见得着,曹元也好,玫儿也罢,不仅不觉得委屈,反倒为彼此这样的决定有同心的欣慰。

  听完玫儿讲述外面的热闹和庆生宴的安排,墨九点点头,照常的面带笑容。

  “那就好。你去看看小姐午睡起了没有?”

  小孩子贪睡,可墨九不会让她中午睡得太久,到点就得叫她起。

  可她话音还没有落下,帘子里头就传来一道奶声奶气的低唤。

  “娘亲,你在唤直直吗?”

  属于小奶娃的声音,娇娇的,脆脆的,让墨九的脸顿时柔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