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棋盘上的跳马
式装备。解放军的武器主要是抗战时期缴获日伪的日式装备,混搭的万国牌武器里虽有少量美式英式装备,但都是轻武器,装备实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对阵的蒋军。蒋军倚仗武器优势,把像雨点一样密集的炸弹、炮弹、子弹都倾泻到解放军阵地上,刺耳尖厉的爆炸声一直持续不断。阵地后方的很多村庄也被黑烟笼罩,一些房屋墙上的白石灰标语仍清晰可见:
——“坚决打好第二次林河保卫战!”
——“坚决保卫土改果实,誓死保卫江淮解放区!”
——“用战斗捷报迎接新年!”
……
冯滔带领第一营奉命夺取一个刚被蒋军占领的村子,战士们利用树木、蒿草、沟坎作掩护,悄悄地匍匐前进。尽管战士们十分注意隐蔽,但村口的敌军还是发现了白天行动的对手,于是各类火器慌忙开火,解放军也随即开火。密集的火流来回穿梭,溅起的灰尘四下飞扬。刺耳的枪弹声惊得在附近栖息的麻雀扇起翅膀仓皇飞到远远的空中。虽然双方都不时有人中弹倒下,但谁都不肯退缩,激烈的火力对射仍在继续。
冯滔刚冲到离敌人很近的一棵大柳树后面,几颗子弹就朝他飞来,打中了树干,发出“当当”的响声。冯滔挥起德式驳壳枪,砰砰,一排子弹扫过去,几个敌兵倒下。他后面的小毛和小蒋随即甩出手榴弹,轰轰,爆炸产生的烟雾迅速蔓延开来。这时冯滔借助烟雾掩护,冲到毙命蒋军士兵跟前,插起自己手枪,捡起蒋军的美国汤姆式冲锋枪,对着还在顽抗的蒋军“嘟嘟嘟”一阵横扫,一个军官和他身边的机枪手、几个士兵立刻歪倒在地。其他的蒋军士兵一看当官的死了,对手也逼近了,慌了手脚,扭头就村里逃。
冯滔回头喊了一声,“同志们,往里冲!”
在一间大门敞开的房子里,一个蒋军少校手握电话机,正洋洋得意地向上司报告:“是的,我是在张苗村跟您讲话,我们已经占领了张苗村。照这样打下去,最多一天,我们就可攻占林河县城——啊!”
一排子弹扫射过来,那个少校和周围几个官兵一齐倒下,另外几个士兵慌忙就跑。
冯滔带着战士们快步从倒地蒋军跟前跑过,向前猛冲。刚才还在报功的电话机此刻吊在柱子上,来回摇荡的电话机话筒里传来焦急的声音,“喂!马营长,你那里怎么样了?快说话呀,喂喂!你怎么不说话?”
刚刚结束战斗的阵地上,弹坑、弹壳、血迹到处都是,多处大火还在吐着火苗,冒着黑烟。被硝烟熏黑了脸以及灰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依偎着战壕,默默地凝视前方。散落一地的子弹壳也在默默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身份,最大的是美国汤姆式冲锋枪11.4毫米弹壳,稍小一点的是英国司登式冲锋枪9毫米弹壳,再小一点的是德国驳壳枪7.63毫米弹壳,数量最多的是两种弹壳,一种7.9毫米弹壳,为国民党仿造德国的中正式步枪和英、法、捷、加拿大机枪通用,另一种是7.62毫米弹壳,美国、苏联的步枪、机枪通用,最小的则是日式轻武器通用的6.5毫米弹壳。几种7毫米的弹壳差别很小,不易肉眼辨别。
冯滔趴着战壕边,拿着望远镜在观察前方。他旁边的战壕边沿有一支被炸断的苏联莫辛纳甘7.62毫米步枪(中国人俗称水连珠),残断的枪筒上还可以清晰地看见刻着出厂年份“1938”的字样,这是抗战初期苏联卖给国民党政府的,内战爆发后被解放军缴获。过了一会,他弯腰钻进旁边的防炮洞里,从地上的黄挎包里拿出一个黑皮笔记本,随后他坐到地上,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默默地写着——
枫:我现在又给你写信了。这已经是我写给你的第四封信了。虽然知道这信明明寄�
——“坚决打好第二次林河保卫战!”
——“坚决保卫土改果实,誓死保卫江淮解放区!”
——“用战斗捷报迎接新年!”
……
冯滔带领第一营奉命夺取一个刚被蒋军占领的村子,战士们利用树木、蒿草、沟坎作掩护,悄悄地匍匐前进。尽管战士们十分注意隐蔽,但村口的敌军还是发现了白天行动的对手,于是各类火器慌忙开火,解放军也随即开火。密集的火流来回穿梭,溅起的灰尘四下飞扬。刺耳的枪弹声惊得在附近栖息的麻雀扇起翅膀仓皇飞到远远的空中。虽然双方都不时有人中弹倒下,但谁都不肯退缩,激烈的火力对射仍在继续。
冯滔刚冲到离敌人很近的一棵大柳树后面,几颗子弹就朝他飞来,打中了树干,发出“当当”的响声。冯滔挥起德式驳壳枪,砰砰,一排子弹扫过去,几个敌兵倒下。他后面的小毛和小蒋随即甩出手榴弹,轰轰,爆炸产生的烟雾迅速蔓延开来。这时冯滔借助烟雾掩护,冲到毙命蒋军士兵跟前,插起自己手枪,捡起蒋军的美国汤姆式冲锋枪,对着还在顽抗的蒋军“嘟嘟嘟”一阵横扫,一个军官和他身边的机枪手、几个士兵立刻歪倒在地。其他的蒋军士兵一看当官的死了,对手也逼近了,慌了手脚,扭头就村里逃。
冯滔回头喊了一声,“同志们,往里冲!”
在一间大门敞开的房子里,一个蒋军少校手握电话机,正洋洋得意地向上司报告:“是的,我是在张苗村跟您讲话,我们已经占领了张苗村。照这样打下去,最多一天,我们就可攻占林河县城——啊!”
一排子弹扫射过来,那个少校和周围几个官兵一齐倒下,另外几个士兵慌忙就跑。
冯滔带着战士们快步从倒地蒋军跟前跑过,向前猛冲。刚才还在报功的电话机此刻吊在柱子上,来回摇荡的电话机话筒里传来焦急的声音,“喂!马营长,你那里怎么样了?快说话呀,喂喂!你怎么不说话?”
刚刚结束战斗的阵地上,弹坑、弹壳、血迹到处都是,多处大火还在吐着火苗,冒着黑烟。被硝烟熏黑了脸以及灰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依偎着战壕,默默地凝视前方。散落一地的子弹壳也在默默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身份,最大的是美国汤姆式冲锋枪11.4毫米弹壳,稍小一点的是英国司登式冲锋枪9毫米弹壳,再小一点的是德国驳壳枪7.63毫米弹壳,数量最多的是两种弹壳,一种7.9毫米弹壳,为国民党仿造德国的中正式步枪和英、法、捷、加拿大机枪通用,另一种是7.62毫米弹壳,美国、苏联的步枪、机枪通用,最小的则是日式轻武器通用的6.5毫米弹壳。几种7毫米的弹壳差别很小,不易肉眼辨别。
冯滔趴着战壕边,拿着望远镜在观察前方。他旁边的战壕边沿有一支被炸断的苏联莫辛纳甘7.62毫米步枪(中国人俗称水连珠),残断的枪筒上还可以清晰地看见刻着出厂年份“1938”的字样,这是抗战初期苏联卖给国民党政府的,内战爆发后被解放军缴获。过了一会,他弯腰钻进旁边的防炮洞里,从地上的黄挎包里拿出一个黑皮笔记本,随后他坐到地上,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默默地写着——
枫:我现在又给你写信了。这已经是我写给你的第四封信了。虽然知道这信明明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