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别样苦练
��习文练武而已。

  其实四个人里面,也只有董长青可以和秦浩明硬碰硬,余佑汉则在气势上弱了几分。

  说起来董长青心里也一直憋着一股气,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其父十年寒窗苦读,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天启年考中进士,积功至宣府从五品知州一职,家道日渐中兴。

  董母贤慧善良,人品出众,待人处事通情达理,遇事沉稳有主见。

  他自己在则获得童生后,无意科举,转而习武步入军营,日子过得逍遥快哉。

  可是崇祯九年,鞑子入关后共克12城,56战皆胜,获人畜17万9千8百,在如此情况下,宣府所在亦被告破,其父身死殉国。

  董长青则带其母回安徽无为老家等待朝廷旨意。然崇祯帝却以失地之则为由,对此次战死人员不褒不扬,亦无抚恤,反而究其责任。

  至此,年仅十七岁的董长青对大明彻底死心。

  曹尼玛的,大明的兵部尚书亲自领军也不敢抵抗,只是尾随满清鞑子。当鞑子押送掠获的18万人畜从容出关的时候,为羞辱明朝,故意“俱艳饰乘骑,奏乐凯归”,还把大树的树皮砍掉,写上“各官免送”。

  堂堂的兵部尚书尚且如此,这让缺粮少饷并且战死的一线官兵将领情何以堪?

  崇祯十年、十一年,无为县接连发生旱灾蝗灾,早已落魄的董家再也低挡不住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被迫开始加入流民队伍,直至碰到秦浩明方有安身之地。

  期间如果不是仗着一身武力,孤儿寡母早已经不知道死过多少回。

  所以,董长青对武力非常执着。当秦浩明请他作为自己的护卫,他满口答应并且甚为欣喜,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啊!

  刚上场的秦浩明二话不说立马开打,一个右勾拳带着呼呼风声打了过去。

  董长青直接用左手挡住,可是秦浩明的左勾拳又呼然而至,董长青用右手挡住,秦浩明出拳越来越快,董长青的格挡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突然之间,秦浩明抓住董长青的一个空档,抬腿一脚把他踹倒在地。

  一瞬间,三人瞠目结舌呆呆的看着秦浩明。太无耻,这不是偷袭吗?说好了打对攻拳,怎么突然间用脚?

  “不要这样看着我,你们知道什么是实战训练吗?”

  秦浩明脸色及其严肃盯着他们,指着脑袋继续说道。

  “实战者,是为模拟实地战场经验。目的以打倒对方为主,性命相搏,讲究无所不用其极,脑袋不能局限于框框条条,被思想束缚,才可以胜出。”

  “故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场上要想活下来,一定要把生死置之度外,你们才有机会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望切记!切记!”

  没有其它办法,战争不是请客吃饭送礼,可以温情脉脉。

  秦浩明不能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这才刚刚开始,还有更刁钻的方法手段没有使出来呢?

  不可否认,董长青和余佑汉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有一定的武术基础,可是有什么用?

  毫不夸张的说,他目前的身体还不够强壮,连五成的力量都使用不出来。

  如果是比武,有规则限制,董长青和余佑汉可以胜出。但如果是战场以命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