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前期准备
emsp;大明对弓弩、火枪有所管制,但是对刀具则完全开放。许多私人护院,家族家丁使用的刀具都好过正规部队。

  这里讲刀的好坏,取决于锻造刀的原材料。大明钢材不多,产能有限。

  普通精铁铸造的刀每把三两纹银,而全部用百炼钢的刀则要十二两左右。如果要更好原材料又是名家打造,造价还要翻一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后世作为特战人员,秦浩明对武器的要求无疑更高。

  他使用的是绣春刀,这个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外形上综合了唐刀和少林梅花刀、单刀的特点。

  主要是轻巧,同时狭长略弯,便于携带和中距离攻击,所以外观风格上和苗刀、唐刀较相似。

  但是绣春刀只有刀脊是直的而刀刃略有弧度,不像唐刀是全直的。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双手使用,不仅利于步战,而且还适用于马战,一刀砍下,犀利无比的刀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

  另外为了适应将来的骑兵作战方式,秦浩明做了一些改进。那就是打造一节铁棍,在骑兵作战时可以把刀柄加长,更有利于砍劈。

  当然,刀法讲究大开大合,有利于正面战场作战。但是对于执行一些特殊任务和狭小场所使用,却不是太方便。

  所以秦浩明在打造绣春刀的同时,也把自己设计的三棱军刺顺便打造出来。

  独有的血槽放血功能,让余佑汉这个精与行伍之人也不经倒吸一口凉气,这要是被它戳中,不死也得剩下半条命。如果要是关键部位,那结果都不用想。

  绣春刀和三棱军刺都用精钢层层锻造,细细打磨而成。

  当然造价也不菲,一把绣春刀十八两白花花的纹银,三棱军刺一把十两纹银。而秦浩明同时分别打造了五把,共耗费140两纹银。

  所以说,穷文富武,真是没错。

  除了一套留作备用,其他四套已经有主。

  张云、董长青、余佑汉加上秦浩明自己,每日都在后山训练场里比来画去,汗如雨下不亦乐乎。

  说实话,后世秦浩明很少用冷兵器作战,但他对军刺的使用比较内行。

  他是结合中记载了对刀的用法和使用技巧,然后再向余佑汉和董长青请教,针对实战自己创造出一套刀法,充分利用刀法中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特点,取名血战八势。

  “余百户,咱们再切磋切磋。”

  在四处打探没有什么武功秘籍、内功心法之后,秦浩明就选择老老实实一步一步的锻炼身体反应速度和力量,这是没有任何可以取巧的地方。

  “找长青去,他皮实肉厚,抗击打能力比我强。让我歇一会,不是谁都像你般变态、疯子。”

  余佑汉丝毫不给面子没好气说道。

  好友完全变了一个人,跟一个狼崽子一样,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酸痛的,估计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岂不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你是做大事的人,怎可如此轻言懈怠?”

  请将不成,开始激将。

  “高山之所以让人敬畏,是因为它有包容之心,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