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各有算计
�这种作物在临浦县城遍地都是。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红薯作为一种杂粮大户人家不屑种,贫民百姓又没有田地种,致使这样可以度过饥荒的高产作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好吃,红薯煮粥味道好极了,还有这玉米棒子,又糯又甜。”

  张云一边观察着秦浩明的脸色,一边解释说道。

  小样,不就是想省钱嘛,有什么好解释。不过小孩子还是要给棒棒糖的,鼓励支持为主嘛。

  “不错,思虑周全,张弛有度,继续努力。”

  “好嘞,兄长!”

  声音里带着欣喜和高昂的热情。

  小心翼翼把董姓汉子和他的母亲抬到驴车上,一些老弱和孩童则安排到另一辆车,有些妇女无声的哆泣,总算有个安歇的地方。

  张云忙前忙后指挥众人启程奔赴郊区外的秦家村。

  叶绍梅泪眼婆娑痴痴望着秦浩明逐渐离去的身影,不曾挪开丝毫片刻,脑海中混乱不堪,只是隐约有个声音告诉,这样的男子不是英雄豪杰,试问天下有何英豪?

  明朝有着不修官署的传统,可是纵使如此,并没有任何人敢对它不畏惧。

  临浦县衙坐北朝南,占地6848平方米。整座建筑由中轴和东、西两侧副线上的21个单元、153间破烂房屋组成。

  其中正堂、幕厅、架阁库在堂西,库楼在幕厅前,诸吏房在堂前左右。

  知县宅在堂北,县丞宅在堂东,主簿宅在知县宅东。吏舍二区:一在主薄宅南,一在狱南。狱房在堂西南,厩房在堂西北。

  秦向天作为临浦典吏,虽然无品无阶,但在县衙中也有自己一进小公屋,相当于后世两室一厅。

  吩咐几个受伤的衙役自行找官方郎中,秦向天闷着头来到自己的县衙公屋,心烦意燥地灌了一通凉水去去身上的火气,然后坐在餐桌旁,手指敲打着桌子细细思量。

  这是他的习惯,他虽然出生于街坊市井,少从贱役,为人所看不起。但是凭着自身的努力和到处借力,练出狡诈谨慎的性格,在临浦当地百姓中也略有威名。

  每当碰到问题时,他都是想了又想才开始行动,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特别是今天发生的事情,着实让他措手不及并感到深深的恐惧。

  因为当年的族产问题,族侄秦浩明的一举一动多年以来,他一直密切关注着。此子除了学识上有点天赋之外,其它的都稀松平常,断无今日的霸气机敏。

  如果这是他多年的藏拙和隐忍,那这份心机之深就让他不寒而栗。

  这得有多大的怨恨和毅力才可以如此啊!结合今天的当众立誓,他仿佛屁股着火般有点坐不住,再无往日的淡定和深沉。

  王县尊那里他递不上话,不然一切都水到渠成。顶头上司李县丞在他的巴结下倒是一贯交好,白花花的银子上去当可无虞,可惜他却没有权利剥夺秦浩明的秀才功名。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这兔崽子的功名,没有这层外衣保护,这小子在他眼里连个屁都不算,还不是任由拿捏。

  只是这小子虽然过去迂腐古板,可是才情学识深得县中教谕喜爱。另外作为临浦案首,王县尊也知晓他。

  一时间,秦向天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