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传统的义
;最中央的位置架了床板,往生者盖着黑布穿着寿衣,上方挂着他的照片。

  很慈眉善目的一个老人家,看一眼没yīn森森的感觉,即使很陌生都让人觉得亲切。

  这一带陈姓是大姓,往生者叫陈学兵,很多人都忘了他的名字,不管年轻的还是年纪大的都亲昵的称呼他为船爷。

  “到了到了,满仓家的小子来了,有良心纳!”巴爷是开心坏了,拉着陈文就开始给陈文披麻戴孝。

  陈文的到来让丧事有了点喜气,所有人都眉开眼笑,赞赏的看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

  船爷一生无儿无女也没有后,走了没人送终在农村是大忌,说难听点入土也不安,在过去那是要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的。

  虽然陈文对他没印象,但龙眼村知道船爷的都知道他有个义子但谁都没见过,好吧,陈文就是那个传说中莫名其妙的喜当儿子。

  这一趟回来也是老爹陈满仓的意思,陈文也是想散散心就来了。

  船爷无儿无女,作为义子的陈文养不了他老自然得送他的终,在过去而言这叫大义。

  船爷的灵堂上,敬称是耆老,可想而知船爷生前的德高望重。

  在这一带,主持葬礼的被尊称为师公,陈文一到位师公立刻凑了过来,严声的叮嘱着葬礼流程的事。

  好吧,走个形式过场很容易,但是必须跪着家属谢礼这个就cào蛋了。

  船爷在这一带的人缘很好,过来拜祭他的人络绎不绝,跪了一天把陈文跪得都怀疑人生了。

  到了傍晚,老人们都没散去,不过没人了陈文算有点休息时间了。

  门外一坐点了根烟松了口大气,赵琳仙凑了上来递了杯茶,心疼的说:“累坏了吧,赶紧歇歇。”

  陈文接过来就一饮而尽,摇了摇头累得都说不出话了。

  时间一晚大家陆续都走了,师公还在外边吹吹打打烧着纸钱,干师公这一行是个功德事,懒惰疏忽是最大的忌讳。

  巴爷临走的时候语重心长的叮嘱说:“小伙子受累了,不过船爷无儿无女的也得有个人送,做事要善始善终。”

  凌晨时分,师公也下班了,就剩陈文和赵琳仙傻坐着。

  按照乡下的规矩,今晚当儿子的还得守灵,明天中午下葬后陈文就能离开。

  现在的葬礼尽量从简,不过一些流程是必不可少的,既然来了陈文也不想敷衍了事。

  “琳仙姐,你先回去睡吧!”陈文折腾得骨头都散了,见她哈欠连天关心的说了一句。

  “好,明天早点回来啊!”晚上灵堂yīn森森的,赵琳仙也有点害怕,没有娇情几句就抛下陈文先走了。

  好在巴爷算有良心,油灯的灯盏很大,三个小时添一次油绰绰有余,不用像真正的孝子那样守上一夜不能闭眼。

  调好了闹钟,将手机充上电就万无一失。

  夏天最cào蛋的是蚊子,即使点着蚊香也冤魂不散,找了个硬纸板往地上一铺陈文就睡了过去。

  折腾的这一天实在筋疲力尽,相信也没小偷敢来灵堂偷东西,这一睡倒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正午,正阳当空的吉时下葬,当然早上是火化好的,不过现在乡下大多还是土葬。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