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天而降的毛绒拖鞋
九,既然都已经使唤了一次,索性就从今天开始算正式上班。

  姒九见胡阳坐桌边发呆,以为他在忧心琉璃画舫的事情,便开口劝道:“老板你也别担心了,照我在这一行干了这么久的经验来看,如今经济不景气,大饭店都干不赢小馆子,名头再大也没用。再说了,就算他生意好又干得了多久,我还不信,他能为了个夕花子在江城扎根了。”

  “不一定。”胡阳答道,“你从小青山过来不清楚情况,知道二仙观的底细吗?”

  “什么?”

  “那是三丰真人飞升之前亲手立下的别府。”

  “老板,你开玩笑!”

  江城城区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江汇流,不仅水多,山也多。铜梁洞、花果山、白鹿山、钓鱼山、白塔山,五山环抱。其中又以铜梁洞为最。但凭良心讲,铜梁洞山不高,林不密,也就是在江城,矮个里面拔高个,得个头筹。而不知是先人为了给铜梁洞贴金还是真有其事,相传武当三丰真人曾山上驻足修行,飞升天阙。

  神州地大,传承久远,以至于传说这种东西各地都能找出几个。尤其有点历史人文的,那就更是了不得了。至于其中真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对于三丰真人曾于铜梁洞修行的传说,江城人自己都只当是个牵强附会的故事。

  毕竟就算当年张三丰要避开明朝皇室搜寻,离了武当另寻别地修行。九州大地高山大川多不胜数,至于最后挑了个铜梁洞吗!

  胡阳道:“这种事谁敢开玩笑,江城修家共见,只是顾忌武当山的面子,并未外传。”

  “面子?不过立了座别府,武当山还能丢脸不成?”

  “这可不止是立了座别府的事。三丰真人飞升前在别府静修十余载,没回武当山看过一眼,连飞升之前完善的半本《太极丹经》也没传回去。具体是因为什么没人知道,反正真人飞升之后,身边的道童就以记名弟子的名份接掌了二仙观,尊真人为祖。”

  “而二仙观这一脉生平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和武当山较劲,非把二仙观抬得跟真武大殿一样高。代代如此,辈辈如是。夕花子做了当家人之后更是登峰造极,听不得半句二仙观不如武当山。偏偏这回,郑修能居然拿了武当山二代弟子人手一本的丹符秘录来和他换青龙蹈海柱。”

  “姓郑的没疯吧。”

  “谁知道呢。之前夕花子没把他腿打断,从铜梁洞山上扔下来,已经让江城修家夸他涵养好了。郑修能打了二仙观的脸,还要厚着脸皮留在江城,一而再再而三找上夕花子,保证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夕花子又把青龙蹈海柱看得比命还重,就算郑修能把真武大殿里另外半本太极丹经拿来,他也不见得能点头。这么一搞,郑修能不得在江城留个三年五载才死心啊。******,我老老实实做生意招谁惹谁了。后天全看热闹去了,谁来给我捧场。”

  姒九接道:“要不后天我去会江码头发传单。”

  “算了,他高门大户我们惹不起。到时候能来几个算几个。如果没人,我给安安冲瓶奶,再给咱俩做桌菜,自娱自乐也不错。”

  姒九眼一垂,好嘛,原来他低估了自己老板。就凭这心态,胡阳刚刚八成不是在想被琉璃画舫挤兑的事情。

  胡阳想的当然不是这个。

  老爷子开店六七百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跟在老爷子身边耳濡目染,得老爷子言传身教,眼界能差到哪儿去?为这点事就忧心忡忡,他还混不混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