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案例: 消失的罪犯
有道理,但我不并想再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于是试探的询问他“为什么你要投案自首。”

  他嗤笑一声“我是觉得太无聊了,在监狱里跟在外面对我来说没什么两样。”

  “你是觉得警方花了三个月还没破案,这实在太无趣。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而来投案的吗?”我顺着他的话猜了下去。

  “没错,差不多是这样。看来你还是挺聪明的。那让我猜猜你现在在想什么?你是不是在想如何从我嘴里套出能断定这个案子的关键性证据,好来定我的罪。”

  我愣住,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因为和特别聪明的人聊天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他们总能才出你在想什么,并掌握主动。

  这时他又说道:“不过我看我们挺聊得来的,我可以告诉你。”说完,他向我招招手,是我靠近他。

  他这葫芦卖的又是什么药?突然幡然悔悟?还是设下什么圈套?

  我来到铁栏杆旁,他站起身来,拍着我的肩膀,把嘴贴在我的耳朵旁(当时我还在犯嘀咕,这家伙不会是基佬吧)然后小声说到:“作案的那把刀,在我投案之前,我把它又放回死者家中的厨房,那帮警察怎么也不会想到,作案凶器隔了几天又回到死者家中。”

  在我思索这句话真假时。

  他又开口说道:“再告诉你一个消息吧,你让他们赶快定我的罪,不然不久之后我就要逃出去了。”“好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再见!”说完,他转过身要求结束咨询。

  之后我想同学详细复述了谈话过程,同学向我表示感谢,并决定立马去搜索凶器。说实话,我对他最后那句话真实性还是认可,根据他说话表情和神态,基本可以断定他说的是真话。但让我感到不安的事,感觉他是故意设计好的这么做。

  第二天,警察很快从死者家中搜出那把刀。对于我建议要严格看守的建议,同学笑着说,放心好了,一般杀人的犯罪嫌疑人的看管非常严格,根本不可能逃出去。很快那个高智商的天才被定罪了——故意杀人罪——死刑。

  两个星期后,同学突然给我打电话来,说前两天,看守所突然着起来大火,所有的警力都忙着救火。但是大火扑灭后,所有犯人都在,唯独少了那个犯罪天才。他们调取了录像,但诡异的是他最后的画面是在进入自己牢房之前,此后他就从牢房凭空蒸发了。而起火原因是人为点燃的。但在看守所里是严格管控那些危险物品,犯人不可能有机会放火的。

  听到这,我突然回忆起来,在那次谈话结束之后,我丢了一只打火机,本来以为是落在某个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