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只我一人?”

  “是,圣上只传了世子一人,”内监笑道,“请世子莫要忘了。”

  裴玑颔首示意知道了。何随一直看着那内监的轿子离去,直到远得瞧不见了,才低声道:“世子,那楚圭揣的什么心思?”

  “不论他揣的什么心思,他暂且不会对我不利便是。他精明得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撕破脸的,”裴玑压低声音说罢,拍了拍何随的肩,“不必担心。好了,你接着说,那广德侯夫人怎么着来着?”

  楚明昭翌日清早起身时,觉得有哪里不对,坐在床上迷糊了会儿,才想起顾氏今日居然没来薅她起床。

  她梳洗罢去楚老太太那里晃了一圈,去见顾氏时就见她脸色甚为难看,不禁问道:“娘怎么了?”

  顾氏刚与楚慎合气,眼下正自悒郁,见女儿过来,挥挥手示意她回去:“去上你的课去,别让严绣娘久等。”

  楚家专为姑娘们请了教女红的绣娘,只是前阵子绣娘严氏告假回去了,楚明昭便很是闲在了几日。不过昨日严氏复归,这课还得再捡起来。

  楚明昭见问不出什么,忖着大概也没什么大事,便打了声招呼,转身出去了。

  顾氏望了一眼女儿的背影,忽然就悲从中来。

  楚家在世家里是难得的敦睦,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子孙也出息,三房虽污糟,但面儿上也还过得去。她的长子与长女亲事都定得遂心又顺利,次子娶的虽是个破落户,但说句到家的话,高嫁低娶还不至被人说嘴,左右是男子撑门户。何况楚家这样的门庭不需要姻亲帮衬,定哥儿又是个有本事的,将来自能挣个好前程。

  但嫁女儿就不同了。

  顾氏歪在榻上,闷声叹气。

  原本什么都好好的,顺利的话昭昭或许已经出嫁了,但现在楚家前途未卜,幺女的亲事又全无着落。

  顾氏闭目思量片时,心中犹不甘,咬了咬牙,起身就去寻楚慎。

  楚明昭到严绣娘那里时,何秀已经到了好一会儿了。

  何秀今日穿了一身蜜合色水纬萝襦裙,规规矩矩地垂头坐在绣墩上,双膝绷拢,连一双手都是并排搁在膝头,这样的坐姿显得她整个人愈加简默安静。

  楚明昭笑着喊了“阿秀”,何秀顿了一下,才抬头淡笑着跟她打了招呼。

  楚明昭总觉得这姑娘太腼腆了些,都在楚家待了一年了仍旧眼生得很。她长姐楚明婉出嫁后这府里便只剩了她一个姑娘,她又不可能与老太太说到一块儿去,何秀来时她心里还挺高兴的,觉着有人与她做伴了,然而这姑娘话少得可怜,心思又敏感,她说话稍有不慎,似乎就会戳到何秀的心事,渐渐的她也觉得尴尬,不太敢跟何秀打交道。

  所以何秀虽来了许久,但楚明昭跟她并不熟络。

  严绣娘见两个姑娘到齐了,先是笑着致歉说因她之故耽搁了这些日子,随即开始授课。

  严绣娘不仅会一手好针黹,为人也随和,耐性又极好,硬生生把楚明昭那一手糟烂到令人发指的女红给扳了过来。

  楚家虽以军功起家,但楚慎十分注重诗书文墨,还特地为府上几位姑娘们延请了一位致仕的老翰林为师,专教诗词文翰。但楚圭不肯领这份情,当时淡淡道了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守拙安分是正理,她们又不必挣科名”,旋为自己女儿推了。于是那位老先生便专教长房的两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