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的阴谋(七)
  杨夕正在试图搞清眼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秦昭香放翻了杨夕, 却没有要她的命, 甚至没有解除杨夕的武装, 装满了法宝的芥子石仍然好好端端地揣在腰带里。小秦相公看都没看它们一眼。

  这很不对。

  她并没有真的猜到梁暮去了哪里。

  她只是试图激怒大公主景骊, 试探对方忍耐的底线。

  大公主的反应却出乎杨夕的预料。

  大公主先是被镇住了似的, 安静了三五息时间。神色不明, 一动也不动, 复又清脆地笑起来:

  “亲妹妹背叛了自己,梁大姐姐好像半点也不生气?”

  杨夕眯着眼睛:“梁暮对自己的丈夫都丝毫没有忠诚可言,难道还能指望我这个姐姐, 有什么格外的优待么?她就是那样的人,我不怪她。倒是公主,想用梁暮去刺杀谁?”

  大公主景骊豁然一笑, “你倒是看得明白。”

  拖着及地的长裙, 在原地踱了半圈儿。

  “果然是对梁氏一门没有半点情谊么?亏我还想着,也许能用梁暮的性命, 要挟大姐姐为我做事。”

  杨夕嗤笑一声:“毕竟, 我又不姓梁。”

  景骊安静地笑了片刻, 方道:“父皇曾经问过梁大人, 何以长女名唤杨夕, 可是为了隐姓埋名养在外头?结果梁大人说, 当时他说的是梁夕的,只是当地人说话有口音,错录成了杨夕。是以这些年查遍官府的身契存档, 也不曾找着了人。

  “对了, 听说梁大姐姐对这个还挺在意的,却一直不得筑基……”

  杨夕眼睁睁看着大公主景骊,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泛黄的纸页儿。

  清晰的红手印儿过了这么多年,依旧红得像血。

  杨夕的眼珠儿上瞬间就缠上了血丝,跟那手印儿一样红。她慢慢地撩起眼皮,用这双血红色的眼珠儿盯着大公主景骊:

  “你以为,过了这么多年,我在意的还是这张一扯就碎的破纸么?”

  大公主景骊显然不信杨夕的说法。连同杨夕刚才说自己不姓梁的态度,大公主也觉得那是故作姿态。

  公主虽然年轻,却是人情世故里滚出来的老油条。

  皇室执掌天下,拿捏的就是一家家庞大的亲族关系,所谓仁孝治天下,倘若你对现状有什么不满,只要想到自己的儿子还要科举,想到自己的女儿还要嫁人,自己的父母亲族还要出门见人,有什么不满也只有忍回去。不循规矩的代价不只是自己,造反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血酬。所以最残酷的惩罚不是炮烙,而是诛九族。

  一个庞大的王朝,就是一个庞大的人情社会。虽然每一个人只能跟身边见得着的人发生纽带般的关系,但每一个人一生都认识几十上百个人。父皇曾同她说过,即使最荒远偏僻的山村里的一个农夫,有了事情去找他认识的最厉害的人比如村长,然后村长又去找他认识最厉害的人比如县令,县令又去找了知州,知州再去求了巡按,巡按或许去央求自己已经是阁老的座师,“然后终究这件事能求到朕的头上。骊儿,其实这个国朝里每一个人都认识朕。”

  而父皇也一样的认识他们,农夫、小贩、士子、朝臣、兵员、艺伎……

  皇帝或许没见过他们的脸,但皇帝知道他们爱什么,恨什么,苦什么,要什么,然后才能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