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蛋的元素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每当国家繁荣昌盛之时,人们开始热衷于按照自己的喜好收藏,把玩一些古玩字画。“古玩热”风靡而起,同时捎带出一个很大的利润空间。

  因此买卖古玩的商铺很多,遖禅市古玩一条街就是买卖古玩的集中地。

  古玩一条街并不是只有一条街,其实格局有点像京都的潘家园。分了很多成回字的区域,这里商铺林立,摊位密布,一些小小的犄角旮旯里都挤满了人。

  这里收藏品五花八门,几乎能想到的收藏品都有。小到一些古钱币小像章,大到两三米高的木雕佛像,还有古陶瓷,青铜器,典籍旧书刊,古典家具,杨柳青年画、江苏绣品、东阳木雕等应有应有。

  虽然现在才刚刚开市,但一些热衷于收藏的人早早来了,穿梭在各色店铺小摊中,希望能淘宝捡漏。

  当然现在捡漏不容易,但凡有点历史的古玩,本来就存世很少。还有商贩为了牟利,仿制了大量赝品充斥进市场,并且现在仿冒赝品的手段越来越高超,真假难辨。

  因此收藏者没有深厚文化底蕴,没有好的眼力,很难淘到宝贝。

  陈烽以前闲暇时就来这里逛书画摊,他当然不会认为自己能有水平和运气去捡漏。目的纯粹是观摩那些画作,开阔眼界,增长自己的鉴赏水平。

  今日陈烽有要事,就没有留恋这些画摊,直奔典当行而去。

  为什么选择典当行陈烽考虑了良久,要是把黄金卖给黄牛,价钱会压得非常低,一克黄金现价最多只能换一半不到的钱,典当行只要东西正,价钱要比黄牛略高一点。

  在古玩一条街待了半年,陈烽多少也了解哪家典当行比较靠谱一点。

  最后陈烽来到古玩一条街的东面拐弯处,这里的店铺被几棵法国大梧桐树遮盖着,晨阳从层峦叠嶂的树叶间穿透下来,照得平滑的地面黄绿斑驳,好似一幅力求真实刻画自然的印象画。

  树荫底下有一个小门面,不显山不露水,门廊上悬挂一面古朴布幌招旗,中间写了一个当字,鑫源两字反而比当字小很多,写在当字上面,颇有民国时期当铺的招牌的味道。

  陈烽找的就是这鑫源典当行,虽然这家典当行看似庙小。但底蕴却很浑厚,它在中州市有百年的历史了,是子承父业一代代传下来的老店。

  跨过高高的门槛,只见里面摆放着梅兰竹菊四道屏风。这屏风的用意,陈烽多少了解一点,按照旧时规矩,典当行门口都会放上一道屏风或者布帘。一来是让外面人看不到当铺里面的情况,二来是怕熟人看到典当者的窘迫,避免尴尬。

  转过屏风,正堂案桌上摆放着一个硕大的陶瓷财神,香炉里插着三支香,清烟袅袅。右侧是高高的木质柜台,柜台上竖着密密麻麻坚固的栏杆,只开了一个小窗户。

  整个店铺内的格调还保持着民国时期的风尚。要不是栏杆中间装着厚实的钢化玻璃,墙角装着摄像头,陈烽都以为穿越到民国了。

  因时间尚早,店内还没有其他顾客。

  柜台里面,一位胡子垂胸的老头,噼里啪啦打着算盘。周元鑫,典当行的老板,按照旧称,应该叫掌柜。

  周元鑫,从小跟随父亲就在典当行帮忙,见识很多稀罕玩意,耳濡目染下,可以说在鉴赏古玩杂项类很有独到的眼光,很少看走眼。

  在古玩一条街,周元鑫和博古斋的陈福生老先生,一齐被人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