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战略
��湖水在今年突然上涨,湖域扩散,已经影响了不少居民。估计以后会持续扩张,那边的粮区也难保啊。”

  夏国有九大产粮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巴蜀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江淮地区、鄱阳湖平原、松嫩平原及三江平原。

  这下好,咔嚓就去了俩!

  “……”

  消息是坏消息,气氛凝重,俩人无言走了一程,首长忽笑道:“好了,我今天不是发牢骚的,主要是听听您的喜报。您埋头苦干了一年多,有什么成果?”

  “从去年开始,你们陆续找到了四株异化野水稻。我们在四个基地同时培植、耕种,这又收获了一批。这边是三亩地,为1581公斤、1529公斤和1536公斤,平均亩产1548.66公斤。另外三块,为1503公斤,1538公斤,1545公斤。”

  老爷子87岁了,言语间带着老人常见的含糊感,但头脑清醒,条理清晰,对水稻的诸多数据更是信手拈来。

  “亩产过1500?”

  首长大喜,妥妥的破了世界纪录啊,忙问:“这是最终成果么?”

  “不,这只是2号稻,还有改进的潜力。”

  老爷子犹豫片刻,道:“具体的我也不好说,现在的世界我不太懂,不过按此发展,你们或许还能找到更好的野水稻,到那时,应该有更大的突破。”

  讲的比较委婉,首长心里却明镜的,想当年大步迈开闲扯蛋的时候,经常在叨逼叨亩产万斤什么的,以后真的不是梦了!

  他没怀疑对方的话,人家创造奇迹无数,放在古代是要封神立庙的人物。

  “那海水稻呢,收获怎么样?”他又问。

  “根据胶东基地的数据,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可达300公斤。我们应该庆幸,这2.8亿亩的盐碱地没有太大变化,否则我们也无能为力。”老爷子叹道。

  “好,好啊!”

  首长简直屁颠屁颠的,连日来太过糟心,总算有了个好消息。如果海水稻技术成熟,按每亩盐碱地200-300公斤算,光夏国就可增产500亿公斤粮食。

  而全世界有143亿亩的盐碱地!

  不仅有利于人类,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利益交换,话语权争夺上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如今国内学术界有一股悲观思潮,认为灵气复苏,科学的力量会逐步退化。结果老爷子用水稻啪啪打脸,虽然科学暂时对修真无用,但在国计民生方面,还是不可替代的!

  这些水稻跟灵米不同。

  灵米对环境的要求极高,以目前的经验,只有节点可种。而灵米产量太少,性质太珍贵,本身就有阶级之分,注定为上层人特供。

  聊了好久,二人方自田地返回。

  众人送至门口,老者刚要上车,忽又抹过身,握住老爷子的手,道:“拜托您了!”

  跟着,又是另一位专家,“拜托您了!”

  “拜托了!”

  他倒不是惺惺作态,确实情势危急。那些人亦受感染,最后基地负责人重重一握:

  “请国家放心,无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夏国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