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赵真披了件衣服坐到他对面,自己斟了杯白水:“爹,你过来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个的?”
齐国公摇了摇头,有些愁眉苦脸道:“闺女,你真打算和太上皇重修旧好了?那你打算再嫁他一次?”
赵真闻言沉默片刻,道:“再说吧,我还没想好,成不成亲于我和他而言都已不重要。”
齐国公闻言表情更苦了:“闺女啊,这事不能不想啊,若是你将来又有了孩子,这孩子你如何生下来?又姓谁的姓氏,这都是问题!”
赵真听完还是一脸的不以为然,道:“我暂时不会有孩子的,若是有了,便生,生了姓赵,陈昭若是不乐意,以后我就不和他来往了。”
齐国公听完是又气又无奈,他也不知道该说他闺女是太天真还是太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太上皇是说打发就能打发的人吗?要是那么好打发,就不会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让他闺女改变主意和他重修旧好了。
那是尊佛啊,请来容易,送走难!
齐国公苦口婆心道:“闺女啊!你不能这么不把太上皇当回事,你若只是一时兴起,还是和太上皇尽早断了,若是认真的,便与太上皇好好商量一下,总要名正言顺的来往,不能总这般名不正言不顺的……”
赵真对他爹管她婚事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不耐烦的挥挥手:“行了,我知道了,这不是您老要操心的事,我自己有谱,您若是爱操心,先给自己找个后老伴吧!”
齐国公闻言气瞪了眼睛,顺手抄过鞋拔子要揍她:“你这个混账子!你说这话对得起你娘吗!”
赵真伸手挡住:“爹!你还让不让我好好养病了!”
父女俩正这么吵吵着,外面管家急忙来报:“国公爷!大小姐!陛下来了!都进门了!”
第五十七章
两人闻言俱是一愣,怎的陛下突然来了,这个时候来应是来看望赵真的吧?
齐国公喃喃道:“虽然陛下还不知道你们是母子,但对你倒是够上心的……”他说着好像觉得哪里有些不对,看向沉着脸的闺女,该不会……
赵真听说儿子来了头都大了,她本来就病的不舒服,还要应付他,他献殷勤就不能挑个别的时候吗?这孩子真是一如既往的没眼力劲,虽然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也想骂他一句蠢。
她道:“爹,你过去应付他吧,就说我病中不好见驾,恐惊陛下龙体圣安。”
齐国公大概是明白了一些,但还是再问了一句:“真不见啊?”
赵真摆摆手:“不见,本来他也不该在人病中的时候过来,他是帝王,若是染了疾如何是好啊?你多劝他几句。”
“那行吧。”齐国公说了一句向外走去,路上还叹气道,“这都什么事啊……”
齐国公走后不久,她院里来了两位太医,受皇命为她诊治,她对这两位太医也熟,是太医署的两把好手,都给她带来了,她这儿子倒还真是用心。
两位太医隔着幔帐道:“小姐的病已无大碍,只需再修养一两日即可。”
赵真谢过以后,命丫鬟将两位太医送出院子,又给了些赏钱,两个太医便回去复命去了。她琢磨着太医都来过了,儿子应该不会过来了,便吩咐丫鬟去备膳,自己拿了个薄被倚在塌上看书,头发也没梳。
书还没看了几页,外面有尖细的声音喊道:“皇上驾到�
齐国公摇了摇头,有些愁眉苦脸道:“闺女,你真打算和太上皇重修旧好了?那你打算再嫁他一次?”
赵真闻言沉默片刻,道:“再说吧,我还没想好,成不成亲于我和他而言都已不重要。”
齐国公闻言表情更苦了:“闺女啊,这事不能不想啊,若是你将来又有了孩子,这孩子你如何生下来?又姓谁的姓氏,这都是问题!”
赵真听完还是一脸的不以为然,道:“我暂时不会有孩子的,若是有了,便生,生了姓赵,陈昭若是不乐意,以后我就不和他来往了。”
齐国公听完是又气又无奈,他也不知道该说他闺女是太天真还是太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太上皇是说打发就能打发的人吗?要是那么好打发,就不会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让他闺女改变主意和他重修旧好了。
那是尊佛啊,请来容易,送走难!
齐国公苦口婆心道:“闺女啊!你不能这么不把太上皇当回事,你若只是一时兴起,还是和太上皇尽早断了,若是认真的,便与太上皇好好商量一下,总要名正言顺的来往,不能总这般名不正言不顺的……”
赵真对他爹管她婚事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不耐烦的挥挥手:“行了,我知道了,这不是您老要操心的事,我自己有谱,您若是爱操心,先给自己找个后老伴吧!”
齐国公闻言气瞪了眼睛,顺手抄过鞋拔子要揍她:“你这个混账子!你说这话对得起你娘吗!”
赵真伸手挡住:“爹!你还让不让我好好养病了!”
父女俩正这么吵吵着,外面管家急忙来报:“国公爷!大小姐!陛下来了!都进门了!”
第五十七章
两人闻言俱是一愣,怎的陛下突然来了,这个时候来应是来看望赵真的吧?
齐国公喃喃道:“虽然陛下还不知道你们是母子,但对你倒是够上心的……”他说着好像觉得哪里有些不对,看向沉着脸的闺女,该不会……
赵真听说儿子来了头都大了,她本来就病的不舒服,还要应付他,他献殷勤就不能挑个别的时候吗?这孩子真是一如既往的没眼力劲,虽然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也想骂他一句蠢。
她道:“爹,你过去应付他吧,就说我病中不好见驾,恐惊陛下龙体圣安。”
齐国公大概是明白了一些,但还是再问了一句:“真不见啊?”
赵真摆摆手:“不见,本来他也不该在人病中的时候过来,他是帝王,若是染了疾如何是好啊?你多劝他几句。”
“那行吧。”齐国公说了一句向外走去,路上还叹气道,“这都什么事啊……”
齐国公走后不久,她院里来了两位太医,受皇命为她诊治,她对这两位太医也熟,是太医署的两把好手,都给她带来了,她这儿子倒还真是用心。
两位太医隔着幔帐道:“小姐的病已无大碍,只需再修养一两日即可。”
赵真谢过以后,命丫鬟将两位太医送出院子,又给了些赏钱,两个太医便回去复命去了。她琢磨着太医都来过了,儿子应该不会过来了,便吩咐丫鬟去备膳,自己拿了个薄被倚在塌上看书,头发也没梳。
书还没看了几页,外面有尖细的声音喊道:“皇上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