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探圆明园
��是不是害怕,他握着木头梆子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顺子被他这一吼也反应过来,哆哆嗦嗦地跟着一起打起更来,他们谁都没注意到,在他们的头顶,一道青光一闪而逝。

  圆明园,那拉氏从前来过不止一次,雍正朝时,随富察氏进来过几次,到了乾隆朝时,更是多次随驾在此居住。因此对于这个园子,那拉氏熟悉的就如同她娘家的后花园一般。

  此时十五刚刚过去没有多久,天上一轮皎皎明月依然熠熠生辉,月色下的圆明园,杨柳依依,水声潺潺,偶尔可以听到一两声蛙鸣,空气中充斥着花的香气,眼前的美景如梦似幻。

  可那拉氏却无心欣赏这一切,她早知道自己使用轻功时必会有琴声与青光相随,不过因为从前在大唐,大家运起轻功时都是如此,什么琴音、莲花、棋盘,甚至她的另一位江湖师父运起轻功时,更是足踏一柄冲天金色巨剑,御剑而行。比起她师父来说,她这小小青光与琴音也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如今回到了大清,这青光与琴音倒是个麻烦,还须早些解决了才是。这个念头在她心头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她抛诸脑后。

  那拉氏轻盈地落在在湖岸边一株柳树顶端的嫩绿枝条之上,身子随风上下摆动,她抬头望了眼头顶那轮圆月,如此明亮的月光之下,势必对她今日之行造成些许不便,她且需要谨慎些才是。

  月色下,那拉氏极目远眺,很快便辨明了方向,那边灯火通明之处,想来便是皇阿玛所在之地了。那拉氏眼中露出一丝敬佩之意。皇阿玛勤政爱民,为人务实、公允,是那拉氏心中最为敬佩之人,可惜那人却没学到皇阿玛一星半点。

  想到那人,那拉氏禁不住眉头一皱,觉得那人的名字生生将眼前的美景都带累的差了几分。她正准备往附近搜寻一番,看是否能找到完成任务的契机。

  可她身子刚刚一动,风中隐约传来的人声却让那拉氏生生顿住了身子,她眼中射出寒光,一字一字咬牙道:“乾!隆!”

  而此时的湖畔小路之上,被那拉氏恨得咬牙切齿的乾隆却还只是一个才得了皇父赏赐,又知道自己即将大婚的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此刻的少年弘历心情极好,到今年他已经祭过两回景陵了,在尚未册立太子的时刻,这已是个很明显的信号了。然而弘历心知肚明,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不能放松。他的兄弟们在背后虎视眈眈,叔伯们也不容小觑。

  所以弘历现在越发勤谨,对内上敬兄长,下怜弱弟;对外他将皇父交代下来的每一件差事都办的万分妥帖漂亮。素日里行事也是极为谨慎,万挑不出一丝儿错来。提到他,好些人都交口称赞。

  今日之所以这么晚了还在园子里,一方面是白日里交割完差事后,雍正又令他留下来议事,父子两用过晚膳后,熹妃又差人来请他过去,说了些七月里大婚的儿女之事。

  等到熹妃放他出来,天色已晚,雍正那边也传了话,命他就歇在园子里头,明日再走。

  眼下夜深人静,四下里唯有潺潺水声,偶有两声蛙鸣,四周花香四溢,行到此处,让弘历连日来绷紧的神经也不禁有些微的放松。

  他索性放慢了脚步,一面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一面不由地幻想了下来日盛况,又想起之前偷偷见过的那位富察家的姑娘……

  少年人知慕少艾,便是皇子亦不能免俗,加之如今大权在握,离那至尊之位只有一步之遥,夜深人静,此等美景,弘历不由地有些飘飘然了。

  然而就在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