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一元一次方程(求收藏)
; 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百个馒头一百个僧人全部分完,若是大僧一人分三个,小僧三人分一个,那么这大小僧人各多少个?”

  方孝礼想了想之后就开始作答。

  “若大僧人一人三个馒头,小僧三人分一个馒头,那就将三个小僧以及一个大僧为一组,这样每组四个和尚刚好分四个馒头,一百馒头,用乘除法就可得出有二十五组,而每组当中一个大僧,三个小僧,再以乘法相算,则大僧为二十五人,小僧七十五人。”

  时间已经深夜,严知士依旧在徘徊。

  从最开始,他的目光是落在钟鸣一身上,但是到了这会儿,他的注意力多数都集中在方孝礼这边。

  钟鸣一答题自然要在方孝礼之后。

  但严知士可并不这么认为,方孝礼足足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来阅题,直到傍晚才开始作答,自然要落后钟鸣一,但是他的答题速度之快,俨然要超过了钟鸣一。

  而且从他的视野当中望去。

  无错!

  无错!

  还是无错!

  一整个版面下来,几乎都是正确答案,而且没有涂改,简直不可思议,这次科举当中,这个方孝礼极有可能一鸣惊人,相继此次,他嘴角微微上扬,在科举开始之前,几区考官就下赌注,说这次科举头筹会是谁?有人赌钟鸣一,也有人认定是苏志明,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上官纪……

  可如今在严知士眼中,哪怕是当年的自己,都未必能有方孝礼这般效率。

  这才刚刚一天不到的时间,方孝礼就已经答完了三分之一的版面。

  方孝礼却是越做越得心应手,继续看题。

  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倍,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

  方孝礼沉思,心中开始算数,“这题的意思是说这远处有一座塔,共七层,而从下往上,每一层的灯数都是上一层的两倍,整座塔一共三百八十一盏灯,问最上面的一层有几盏灯?”

  “若是靠蒙,这题也就一到十这个数,但靠蒙的话,与其不答,只不过要一个个算起的话,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

  “这科举的试题看起来不难,但其实都是在拖延时间,三天时间,稍纵即逝,若一道题用去了大半天的时间,后面还怎么作答?这里面,肯定还有什么窍门。”

  方孝礼不由露出为难之色,倒是一边严知士露出好奇之色,我倒要看看这一题你怎么解……

  实力到了进士之后,心算能力之强,几乎可以瞬息之间做出答案,但这次只是举人科举,哪怕是举人,也未必能够轻而易举算出,必定要耽误不少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夜半三更。

  定光珠的光芒不由弱了几分,保证每个考生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这样的光芒,对于还在做考的考生来说,也已经足够。

  突然之间,方孝礼想到了一种方法。

  游离在外,自然有不一样的见识以及看法。

  “若把第一层的灯数设为一个未知数‘甲’,那么往下一层则是‘二甲’,第三层开始就是第二层的两倍,也就是‘四甲’,从第四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