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青年作家晚宴
一起读书。

  要是耽误了林淑德的名声,那可就不好了。

  而且朱氏要是知道她请了个年轻男人天天来家里,必然不会同意。到时候朱氏整日来找她的茬,林灯还要花时间打发,她嫌麻烦。

  林灯最理想的,还是找一位二三十岁的女老师来教她们,只可惜看遍了报纸都没找到。

  林灯有点失望,不过并没有气馁她决定明天再出一趟门,到当地报社去,请他们为自己打广告

  彤云不明白林灯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小姐,咱们家老爷子还有老爷,哪个不是认识许多人呀。您要找先生,托他们介绍一个不就完了”

  “你当我没有想过啊”林灯无奈地说“死心吧,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祖父和我爹都是老思想,他们是不会同意让我读书的。”

  彤云还是心疼那笔登报费“老爷子那么疼您,您不试试”

  林灯摇摇头“如果他们真的愿意帮我请先生,之前姚启安来了好几封信说这件事,他们不是早就让我读了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同意让我读书了,祖父和父亲过去上的都是林家的家学,他们肯定会让我学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我不想学那些。”

  彤云不太明白林灯具体想做什么,但她感觉她家小姐现在整个人都发着光。

  第二天上午,林灯吃过早饭、喝完补药,就和彤云一起去了一趟当地最大的报社杭城日报。

  杭城日报既不是那种宣扬新思想的大报,也不是那种专门传播风月故事、八卦秘闻的小报。

  它的规模不大不小,报道的几乎都是国内发生的大事,还有发生在杭县本地的新闻,很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欢。

  因为杭城日报响应青年月报的号召,基本使用白话文的缘故,许多杭县当地的进步青年也很喜欢看这份报纸。

  所以林灯觉得自己在这份报纸上打广告的话,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的几率很高。

  杭城日报位于一座单独的两层小楼里,编辑部在二楼,不许人随便上去。

  林灯说明来意之后,一楼的职员将信将疑地看了她一眼,让她先在楼下等着,自己则上二楼去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