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道法奇才;一日千里!
��题:“好了,好汉不提当年勇,都已经过去的事情了。我看你一夜调养后,精神焕发,身心调整到巅峰状态。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要不,咱们现在就练上两手,让我看看你的拳脚?”

  话说夏某人的名声,十有**倒来自于一身精湛的峨眉拳术,其道功术法,则罕为人知。

  金老叔评论说,夏逢春的拳法,在生平所见之通家里,可列前五,其修为之高绝,由此可见一斑。王平好奇之余,也颇有些跃跃欲试。

  话说有机会和当世高人过招,实是一难得机缘。现实里那会有那么多的绝世高手,一个一个的都吃饱了没事做,专程找上门来助你升级、陪你试招?

  “多谢老叔,那小侄就献丑了,请老叔指点。”

  当下,就摇头扭腰,活动一番筋骨后,摆了个揽雀尾的架势,如临大敌,严阵以待起来。

  夏逢春就随意多了,也不摆什么架步,就以平常的姿势,松垮垮的站在一米开外,招招手:“来,尽你最大的力量,随意发起攻击!”

  王平就大喝一声,一个垫步抢上前,举手一个炮捶,对准夏逢春的耳部,就砸了出去。

  话说他这一拳可没留手,霍起了一身全部力量。以王平现在明劲的体力,莫说脑袋,就是一块水泥砖,也能给它砸碎了。力道充足不说,速度也蛮快捷。出拳一声脆响,还带起了一股风声,瞧着倒也颇有些气势汹汹的声势。

  夏逢春却不以为意,脚步微侧,王平这一拳就擦着耳朵打了出去,落在了空处。暗道声不好,正欲沉腰坐马,收劲变势,夏逢春就信手往上一撩,正好托在王平的肘部。

  话说这一撩看似轻描淡写,没什么烟火味。但却时机正好,不早不迟,恰巧就卡在了王平老力已逝,新力未生的节骨眼上。

  也没使多大劲,就借着王平出拳的劲道,顺水推舟的那么斜托了一下。王平却觉得脚步一松,整个人都好像飘了起来,初学滑冰似的,身子不由自主的,顺着着夏逢春托的方向就飘了出去。

  这一切说来话长,其是就是一眨眼的事情。总之,双方功力差距太大,就像成年人欺负幼儿园的小盆友,跟玩似得。王平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呢,就已经中招。踉跄的窜了两步,才重新稳住阵脚。

  扎稳架步,正欲回身防守,发现夏逢春病未追击,好整以暇的站在那里,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

  虽是演练,王平也松了口气,就这踉跄的功夫,换了是敌手,自己就已经趟下了。

  “真是拳打三不知,刚才我怎么中招的都不知道。还请老叔点评一二。”

  “其实你也算不错了,万金难买一声响。说明你已经入味,把全身的散劲都整合在一起了。”

  夏逢春就笑了起来,指点道:“刚才你这拳,力量上倒还凑合,但速度还是太慢了,打普通人倒是一打一个准,打练家子,就有些勉强了。再者来说,劲道用得太老了,没给自己留下变化的余地。还有腰跨也不够活,变势所需的时间稍微长了些。若对方功力弱于你,那倒无所谓,怎么打都是你赢。遇到比你强的,就要命了。这点小延误,就足够你死好几回了。”

  所以说,这就是实战切磋,和高人指点的好处了。

  若你关起门来在自家练,即使用功再勤,那怕每天都练上一万遍,也难以由此发现,明白自己的短处和弱点,就更别说提高改善了。

  因为你若自己在脑海里推演,那都是想当然。比如我这招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