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睿王一家子的命都搭进去。
外朝的宫殿在敲敲打打,内廷的殿宇在修修补补,工部换了半边天,所有人都不得不提着脑袋干活。
永寿殿是最后修补的宫殿,外朝最先开始的是朝安殿,内廷是小皇帝的寝宫昭熹殿。就算这样,从工匠们进入内廷后,后宫就一团乱糟糟。工匠们是男丁,内廷是女人们的天下,开工的第一天首先就把要修缮的宫殿用蟠布围了起来,来往的路上更是砌起了高墙,隔绝了墙内外的人。
原本是朝安殿的人都暂时被分派去了其他的宫殿轮值,就连永寿宫都分了一个太监一个宫女过去。
原本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哪里知道,没过几天,永寿殿的人就被孤立起来了。
穆太后整治了内廷九成的宫人,余下一成是永寿殿的人。穆太后说了,哪怕与自家婆婆再不和睦,她也没有资格对婆婆身边的人指手画脚的道理。可太监宫女们是实实在在的忐忑不安的度过了被审查的那一个月。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就永寿宫的人还是那般高高在上,一副光风霁月的样子,就容易引起众怒了。
那是什么眼神啊,难不成整个内廷就你们永寿宫的人最干净,最纯洁,最不食人间烟火了是吧?我们都是那滚在泥浆里面的馒头,从里到外都坏透了?
被分配去永寿宫的太监和宫女,一个被揍得鼻青脸肿,一个被骂得哭哭啼啼,问他们怎么了,他们就咬牙切齿的将永寿宫那群狗眼看人低的同僚们欺负人的事儿都说了。一边是同样受苦受难的兄弟姊妹,一边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的竞争对手,帮哪边还要说嘛?
不过几天,永寿宫的宫人们就发现日子不大好过了。
以前送来永寿宫的东西除了太皇太后亲用的,宫人们的吃食用度都是最上等。现在,糕点粗糙难以下口,茶水端来都冷了,浆洗的衣衫都没有熨烫,更加别说平日里与他们往来频繁的宫人们都开始对他们避而不见,或者干脆视而不见了。现在,他们真是做着一等宫人的活儿,享受着三等宫人的待遇,心里别提多愤恨不平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一边习惯了狗仗人势,一边也不再逆来顺受了,干架吵嘴都还是小事,让对方在主子面前丢脸那才是最狠毒。
太皇太后一心在儿子们身上,对宫人那也是视如蝼蚁。你去告状,她都难得搭理,你因伤干不好活儿,她还要打你板子。几次下来,永寿宫的人心都冷了半截。几个月前都没发现太皇太后如此冷心冷面啊,这才多少日子就不把人当人了呢?
高高在上惯了,都把自己当成半个主子了,忘记在这宫闱里,只有能够主宰别人命运的才是主子,哪怕是太监总管那也是个奴才。
该治的治了,该赏的人也要赏。
何统领身为平民,能够爬到禁卫军统领的位置,说明他有些过人的本事,从来不抢夺属下功劳算是其中一个。工部那么大的变动,与他不居功有很大的关系。论功行赏,魏溪的名字再一次送到了赵嬷嬷的眼皮下。
“魏溪?有些熟悉。”
挽袖姑姑一直在朝安殿伺候,对朝安殿的人员十分的熟悉,听到嬷嬷询问,就解释了一番:“您还记得在行宫时救下皇上的三兄妹吗?魏溪就是最小的妹妹。”
赵嬷嬷最近忙得焦头烂额,过了一会儿才会想起:“原来是她呀,记得是个挺机灵的娃娃。”
挽袖姑姑笑道:“听何统领的话,她不当机灵,心也细得很。我特意去内务处打听过了,她入宫后就直接被分派到了朝安殿。在行宫时,她是贴身伺候皇
外朝的宫殿在敲敲打打,内廷的殿宇在修修补补,工部换了半边天,所有人都不得不提着脑袋干活。
永寿殿是最后修补的宫殿,外朝最先开始的是朝安殿,内廷是小皇帝的寝宫昭熹殿。就算这样,从工匠们进入内廷后,后宫就一团乱糟糟。工匠们是男丁,内廷是女人们的天下,开工的第一天首先就把要修缮的宫殿用蟠布围了起来,来往的路上更是砌起了高墙,隔绝了墙内外的人。
原本是朝安殿的人都暂时被分派去了其他的宫殿轮值,就连永寿宫都分了一个太监一个宫女过去。
原本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哪里知道,没过几天,永寿殿的人就被孤立起来了。
穆太后整治了内廷九成的宫人,余下一成是永寿殿的人。穆太后说了,哪怕与自家婆婆再不和睦,她也没有资格对婆婆身边的人指手画脚的道理。可太监宫女们是实实在在的忐忑不安的度过了被审查的那一个月。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就永寿宫的人还是那般高高在上,一副光风霁月的样子,就容易引起众怒了。
那是什么眼神啊,难不成整个内廷就你们永寿宫的人最干净,最纯洁,最不食人间烟火了是吧?我们都是那滚在泥浆里面的馒头,从里到外都坏透了?
被分配去永寿宫的太监和宫女,一个被揍得鼻青脸肿,一个被骂得哭哭啼啼,问他们怎么了,他们就咬牙切齿的将永寿宫那群狗眼看人低的同僚们欺负人的事儿都说了。一边是同样受苦受难的兄弟姊妹,一边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的竞争对手,帮哪边还要说嘛?
不过几天,永寿宫的宫人们就发现日子不大好过了。
以前送来永寿宫的东西除了太皇太后亲用的,宫人们的吃食用度都是最上等。现在,糕点粗糙难以下口,茶水端来都冷了,浆洗的衣衫都没有熨烫,更加别说平日里与他们往来频繁的宫人们都开始对他们避而不见,或者干脆视而不见了。现在,他们真是做着一等宫人的活儿,享受着三等宫人的待遇,心里别提多愤恨不平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一边习惯了狗仗人势,一边也不再逆来顺受了,干架吵嘴都还是小事,让对方在主子面前丢脸那才是最狠毒。
太皇太后一心在儿子们身上,对宫人那也是视如蝼蚁。你去告状,她都难得搭理,你因伤干不好活儿,她还要打你板子。几次下来,永寿宫的人心都冷了半截。几个月前都没发现太皇太后如此冷心冷面啊,这才多少日子就不把人当人了呢?
高高在上惯了,都把自己当成半个主子了,忘记在这宫闱里,只有能够主宰别人命运的才是主子,哪怕是太监总管那也是个奴才。
该治的治了,该赏的人也要赏。
何统领身为平民,能够爬到禁卫军统领的位置,说明他有些过人的本事,从来不抢夺属下功劳算是其中一个。工部那么大的变动,与他不居功有很大的关系。论功行赏,魏溪的名字再一次送到了赵嬷嬷的眼皮下。
“魏溪?有些熟悉。”
挽袖姑姑一直在朝安殿伺候,对朝安殿的人员十分的熟悉,听到嬷嬷询问,就解释了一番:“您还记得在行宫时救下皇上的三兄妹吗?魏溪就是最小的妹妹。”
赵嬷嬷最近忙得焦头烂额,过了一会儿才会想起:“原来是她呀,记得是个挺机灵的娃娃。”
挽袖姑姑笑道:“听何统领的话,她不当机灵,心也细得很。我特意去内务处打听过了,她入宫后就直接被分派到了朝安殿。在行宫时,她是贴身伺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