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双更合一
等着嫁进陶家,陶家也是真心实意要娶我的,送了二十八抬聘礼过来。”
吴梅想,既然都是双方认可的,为何还是没有成?
她看向陈母,陈母也很苦涩,“因为当时内战,我哥哥嫂子侄儿还有我妈准备去台湾,都来不及说一声就走了。而陶家此时却反悔了,但是他们一家都是好人,所以把我送到江陵乡下,避免受到内战的牵连。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建华的爸爸当时还是陶家雇的佃户,我的身份受到质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跳了出来跟我结婚。他对我的恩情,我是一辈子都难忘的。”
也难怪陈建华的父亲这么宠陈母,吴梅笑道:“您其实也挺享福的,建华的爸爸到底还是对您很好。”
“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起先我不是很喜欢他,但是他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上,慢慢的,等我开始喜欢他的时候,他却当兵了,最后还死了。梅子,你们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想让建华和大房和好,因为当时你大伯母他们都对我很好的,我的成分有问题,她们也不在乎,你大伯母还帮我跟村里人吵架,尤其是建华的爸爸死后,我当时一个人根本带不了建华,她们还安排我结婚,大嫂还跟我给了十块钱做嫁妆。可那个男人短命,过了没多久就死了,大嫂她们又收留了我。”
讲了许多事情,陈母又道:“我一个人过了这么久,其实没想过再找的,可没想到又碰到培生了,他的妻子已经过世了,唯一的女儿也早嫁了,所以我想……”
听到末尾,吴梅也理解了她的意思。
“妈,作为儿媳妇,我是不会反对的,您现在也堪堪四十岁,未来还有好几十年,总不能让您一直这么形单影只吧。但是,您该跟建华说一下,他和您一直相依为命,如果有他的祝福,岂不是更好。”
听了儿媳妇的话,陈母觉得很有道理,她要再婚,儿媳妇毕竟是外姓人,可儿子却不是,儿子如果不同意也难办。陶培生没有儿子,现在话里话外都是把陈建华当自己儿子看待的,否则谁会那样倾囊教授,但如果陈建华不同意,甚至和她断绝关系,她老了可就没人养了呀,所以陈建华的意见很重要。
她迎着烛光,看向吴梅,带着几丝忐忑:“也不知道建华会不会同意。”
吴梅笑道:“建华虽然平时脾气不好,但他的心总是好的,为了您的下半辈子着想,他也不会拒绝的。明天您可以让陶专家写封信寄过去试试吧?趁热打铁嘛!”
这才小一年的时间,陈母就频频去陶培生那里,明显这俩人的感情那是一日千里,怕是多一刻也不想耽误,既然如此,还不如成人之美,吴梅在这件事情上会支持陈母的。
吴梅想,既然都是双方认可的,为何还是没有成?
她看向陈母,陈母也很苦涩,“因为当时内战,我哥哥嫂子侄儿还有我妈准备去台湾,都来不及说一声就走了。而陶家此时却反悔了,但是他们一家都是好人,所以把我送到江陵乡下,避免受到内战的牵连。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建华的爸爸当时还是陶家雇的佃户,我的身份受到质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跳了出来跟我结婚。他对我的恩情,我是一辈子都难忘的。”
也难怪陈建华的父亲这么宠陈母,吴梅笑道:“您其实也挺享福的,建华的爸爸到底还是对您很好。”
“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起先我不是很喜欢他,但是他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上,慢慢的,等我开始喜欢他的时候,他却当兵了,最后还死了。梅子,你们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想让建华和大房和好,因为当时你大伯母他们都对我很好的,我的成分有问题,她们也不在乎,你大伯母还帮我跟村里人吵架,尤其是建华的爸爸死后,我当时一个人根本带不了建华,她们还安排我结婚,大嫂还跟我给了十块钱做嫁妆。可那个男人短命,过了没多久就死了,大嫂她们又收留了我。”
讲了许多事情,陈母又道:“我一个人过了这么久,其实没想过再找的,可没想到又碰到培生了,他的妻子已经过世了,唯一的女儿也早嫁了,所以我想……”
听到末尾,吴梅也理解了她的意思。
“妈,作为儿媳妇,我是不会反对的,您现在也堪堪四十岁,未来还有好几十年,总不能让您一直这么形单影只吧。但是,您该跟建华说一下,他和您一直相依为命,如果有他的祝福,岂不是更好。”
听了儿媳妇的话,陈母觉得很有道理,她要再婚,儿媳妇毕竟是外姓人,可儿子却不是,儿子如果不同意也难办。陶培生没有儿子,现在话里话外都是把陈建华当自己儿子看待的,否则谁会那样倾囊教授,但如果陈建华不同意,甚至和她断绝关系,她老了可就没人养了呀,所以陈建华的意见很重要。
她迎着烛光,看向吴梅,带着几丝忐忑:“也不知道建华会不会同意。”
吴梅笑道:“建华虽然平时脾气不好,但他的心总是好的,为了您的下半辈子着想,他也不会拒绝的。明天您可以让陶专家写封信寄过去试试吧?趁热打铁嘛!”
这才小一年的时间,陈母就频频去陶培生那里,明显这俩人的感情那是一日千里,怕是多一刻也不想耽误,既然如此,还不如成人之美,吴梅在这件事情上会支持陈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