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陈母的春天
p; 但是他这个人不太会做家事,陈母平日里除了端饭过来,就是帮他缝补,倒也干净的很。
陶培生好脾气的笑道:“知道了。秀容,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陈母原名姓云,叫秀容,她听到他喊她的名字,倏地脸一红,“你叫我名字做什么?这又不像是在以前,被人家听到了多不好呀。”
“听到了就听到了吧,以前是我们有缘无分,现在重新来一次,我什么都不怕了。”陶培生为人一向温和,很少在他这里看到坚毅的眼神。
云秀容仿佛看到了他年轻时候的样子,还是那样,戴着金丝边眼镜,温文尔雅,只要他看别人一眼,别人都能沉醉在他的眼神里。
可她——
她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不知道怎么跟我儿媳妇开口。”
陶培生挺起胸膛,“不如我去说吧。”
**
夜校的考试只考两门,语文数学,附加卷是英文,这些题目对于长期刷题的吴梅来说,非常简单,她很快做完就交了试卷。
其余班上的同学看着她这么早就交试卷,颇有一种羡慕的神情,吴梅和她们不一样,她不是住在县城离的,所以考完试还要摸着夜路走回去。也就是她,胆子大,外加人有力气,一个人走几十公里也不怕。
晚上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平时陈母早就带着团子睡了,今天破天荒的没有睡,还帮吴梅接东西。
“梅子,你早上做的饭,我还沏着,你要不吃点饭吧。”
陈母今天倒是很体贴,平时也不能说她不好,但总归她又不是陈母的亲生女儿,当然也没有那么体贴和细心。
她这么一说,吴梅还真的觉得自己饿了,她去厨房端着碗吃饭,见陈母还没走,想了一下,又道:“妈,辛苦您了,建华不在家,我又在外面忙,真是让您操心了。”
“不,不操心。”陈母其实有点心虚,她想把事情和盘托出,但是又有点害怕。
“妈,您这是有话要跟我说?”见陈母还坐着不走,吴梅问道。
陈母讪笑:“梅子,妈还真的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吴梅放下碗,静静的等着,其实她心里对陈母的事情略微知道点儿,但是陈母是她的长辈,她的感情生活不是吴梅这个做儿媳妇的能够管的,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陈母略微沉吟了一下便道:“建华的师傅你认识吧,就是陶专家?他其实是我曾经的未婚夫。”
见吴梅有些不可置信,陈母便解释道:“我曾经跟你说过我的出身,我爹是举人,我祖父更是搞洋务的,只是我是老来女,和上面哥哥们的感情很是淡薄。我爹在我死前为我定了一门亲事,便是陶家的少爷,只是当时大家意识形态不同罢了,但是我哥哥们想两边下注,便让我留在武昌,等着嫁进陶家,陶家也是真心实意要娶我的,送了二十八抬聘礼过来。”
吴梅想,既然都是双方认可的,为何还是没有成?
她看向陈母,陈母也很苦涩,“因为当时内战,我哥哥嫂子侄儿还有我妈准备去台湾,都来不及说一声就走了。而陶家此时却反悔了,但是他们一家都是好人,所以把我送到江陵乡下,避免受到内战的牵连。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建华的爸爸当时还是陶家雇的佃户,我的身份受到质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跳了出来跟我结婚。他对我的恩情,我是
陶培生好脾气的笑道:“知道了。秀容,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陈母原名姓云,叫秀容,她听到他喊她的名字,倏地脸一红,“你叫我名字做什么?这又不像是在以前,被人家听到了多不好呀。”
“听到了就听到了吧,以前是我们有缘无分,现在重新来一次,我什么都不怕了。”陶培生为人一向温和,很少在他这里看到坚毅的眼神。
云秀容仿佛看到了他年轻时候的样子,还是那样,戴着金丝边眼镜,温文尔雅,只要他看别人一眼,别人都能沉醉在他的眼神里。
可她——
她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不知道怎么跟我儿媳妇开口。”
陶培生挺起胸膛,“不如我去说吧。”
**
夜校的考试只考两门,语文数学,附加卷是英文,这些题目对于长期刷题的吴梅来说,非常简单,她很快做完就交了试卷。
其余班上的同学看着她这么早就交试卷,颇有一种羡慕的神情,吴梅和她们不一样,她不是住在县城离的,所以考完试还要摸着夜路走回去。也就是她,胆子大,外加人有力气,一个人走几十公里也不怕。
晚上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平时陈母早就带着团子睡了,今天破天荒的没有睡,还帮吴梅接东西。
“梅子,你早上做的饭,我还沏着,你要不吃点饭吧。”
陈母今天倒是很体贴,平时也不能说她不好,但总归她又不是陈母的亲生女儿,当然也没有那么体贴和细心。
她这么一说,吴梅还真的觉得自己饿了,她去厨房端着碗吃饭,见陈母还没走,想了一下,又道:“妈,辛苦您了,建华不在家,我又在外面忙,真是让您操心了。”
“不,不操心。”陈母其实有点心虚,她想把事情和盘托出,但是又有点害怕。
“妈,您这是有话要跟我说?”见陈母还坐着不走,吴梅问道。
陈母讪笑:“梅子,妈还真的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吴梅放下碗,静静的等着,其实她心里对陈母的事情略微知道点儿,但是陈母是她的长辈,她的感情生活不是吴梅这个做儿媳妇的能够管的,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陈母略微沉吟了一下便道:“建华的师傅你认识吧,就是陶专家?他其实是我曾经的未婚夫。”
见吴梅有些不可置信,陈母便解释道:“我曾经跟你说过我的出身,我爹是举人,我祖父更是搞洋务的,只是我是老来女,和上面哥哥们的感情很是淡薄。我爹在我死前为我定了一门亲事,便是陶家的少爷,只是当时大家意识形态不同罢了,但是我哥哥们想两边下注,便让我留在武昌,等着嫁进陶家,陶家也是真心实意要娶我的,送了二十八抬聘礼过来。”
吴梅想,既然都是双方认可的,为何还是没有成?
她看向陈母,陈母也很苦涩,“因为当时内战,我哥哥嫂子侄儿还有我妈准备去台湾,都来不及说一声就走了。而陶家此时却反悔了,但是他们一家都是好人,所以把我送到江陵乡下,避免受到内战的牵连。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建华的爸爸当时还是陶家雇的佃户,我的身份受到质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跳了出来跟我结婚。他对我的恩情,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