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聚爪牙商量对策
委书记都应对不来的话,何谈将来的宏图伟业。他将吕德昌当成了其仕途官道上遭遇到的一次历练,重视但绝不畏惧。

  吕德昌光火归光火,但却不得不重视韩立诚提出的问题。当如赵长河送那过,他是从安湖调任过来的。市委组织部搞了个什么市内年轻干部交流,韩立诚便是本次交流活动中的一员,据说他们的档案资料并不在县里,而是直接存放于市委组织部。

  吕德昌在三沟乡经营多年,和多位县领导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也是他敢于不把赵长河放在眼里的原因,但韩立诚背后站的可是市委组织部,吕德昌在考虑这事时不得不仔细掂量一番。

  短暂的愤怒后,吕德昌迅速冷静了下来,拿起电话,对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电话接通后,他沉声说道:“学军,你通知一下文海和亮子,晚上聚一聚,我有事说。”

  电话那头的陈学军听到这话后,忙不迭的答道:“老板,我知道了,您放心,我一定通知到位。”

  吕德昌轻嗯了一声,便挂断了电话。

  陈学军听到电话里传来笃笃忙音,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其挂断,然后又拿起话筒分别给常务副乡长李文海和宣传科长邹亮打电话,通知他们晚上去老板家。

  按说陈学军是副乡长,吕德昌虽是党委书记、乡长,但也不至于称呼其为老板。这当中有个缘由,陈学军当年是吕德昌的秘书,在后者的栽培下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位置,这称呼是表示他不忘吕书记的提携之恩。

  吕德昌的家和乡政府隔河相望,但过去的话要绕道过一座小桥,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吧!

  吕家有前后两幢小楼组成,前面是大儿子家,后面则由小儿子和吕德昌夫妻俩居住。两幢小楼是前年一起动工的,外表看很有气魄,内部的装饰也很考究,乡里人将其称为吕家大院。

  吕德昌召集铁杆谈事一般都在家里,这样可以不用有任何顾虑,李文海、邹亮、陈学军等人对此也习以为常了。

  吕德昌走进家门时,李、邹、陈三人已在客厅坐着了,见其回来后,连忙站起身来迎接。

  吕德昌冲三人摆了摆手,便对一边的老伴说道:“打个电话让鸿源送几个菜来,另外给海滨、海城打个电话,让他们晚上回来吃饭。”

  老伴听后,应了一声便去打电话了,吕德昌则领着三人走进了书房。

  李文海、邹亮、陈学军三人是吕德昌的亲信,其中陈学军善勇,李文海善谋,邹亮的大局观强,乡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是这三人帮吕书记摆平的。

  走进书房后,陈学军帮吕德昌倒了杯水,其他两人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坐定后,吕德昌啪的一声甩出一包软中,示意三人自己拿着抽。

  一阵喷云吐雾之后,吕德昌沉声说道:“今天叫你们过来是商量一下那毛头小子的事,他刚才到我办公室去,……”

  吕德昌将韩立诚去他办公室的表现详细的向三个手下描述了一番,然后便将头仰放在沙发扶手上闭上双目养起神来。

  吕德昌的话音刚落,陈学军便按捺不住了,他伸手在桌上用力一拍,怒声说道:“这个姓韩的算什么东西,他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赶上了市里的年轻干部脚步,要不然还不知在那个旮旯里待着呢,居然跑到老板跟前装起蒜来,不用鸟他,在三沟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屁都不是!”

  陈学军的言语之间粗俗得很,吕德昌等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