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山一程 水一程
r />   “臣遵命。”

  “将此玉佩作为凭证带与大乘寺方丈,告诉方丈本王隔日亲自前往。”言罢,秦羽涅将他的红缨枪上的穗子一把摘了下来,递至笛琛手中,“无需等本王,本王自然会去与你们会合。”

  笛琛握住被雨水浸湿的穗子,向秦羽涅道了别,便带领大军继续前行,去往伏龙山上的大乘寺,而秦羽涅则由钱宴引着去往博义刺史府。

  到了刺史府中,秦羽涅不动声色,实则已将刺史府的环境尽收眼中,钱宴一面恭敬地以手请他入正堂,一面观察着秦羽涅面上的神情,但他却始终只看见秦羽涅冷寒的双眸,使他迫不得已收回目光。

  “殿下请坐。”他命下人看茶,以托盘端来的是一壶西湖龙井。

  秦羽涅看着搁置在面前的青瓷茶具,茶水热气铺面而来,他却无心品饮,“钱大人平日里倒是甚会享受。”这民不聊生,大水不退,但这刺史却还有心在府中品尝这上等好茶。

  “殿下,这西湖龙井是卑职的珍藏,平日里却是舍不得喝,今日殿下踏足,方才拿出予殿下品尝。”他意在自己平日清廉节俭,极力地为自己辩解。

  秦羽涅却并未再多言,望向钱宴的双眸却好似刹那射出一支羽箭,破势飞裂进钱宴的眼中,使得钱宴心下一颤,却又见秦羽涅唇角勾起一抹笑来,只是钱宴并不得知他这笑中含义,所以不免冷寒。

  秦羽涅端起青瓷茶杯,饮了一口,“果真好茶。”

  此时,钱宴才隐隐松了口气,好似跨越了一道甚是难行的关卡般,他也谄媚地笑着端起茶来呷了口。

  “大人对此次赈灾有何良计?”秦羽涅此言一出,钱宴方才松下去的那口气又提了上来。

  “卑职愚笨,并无良计,还望殿下指教。”

  秦羽涅当下便甚是不快,靳含忧的父亲也就是当朝丞相,曾告诉过自己兵部尚书欧阳鹤之曾为了力争为博义推荐合适的刺史人选,而这人便是钱宴,原因自是因为他与钱宴有亲。

  钱宴是欧阳鹤之小妹的夫君,曾多次求欧阳鹤之为他谋得一官半职,实则是个酒囊饭袋,不过阿谀逢迎,油嘴滑舌,虚与委蛇,拉帮结派倒是毫不放松懈怠。

  “博义地处平原,罗代江从中灌流,经过伏龙山中流经江中,顺势而下的泥沙土石也随之而下,而泥沙淤积,致河道阻塞。所以洪灾泛滥便会将博义变作汪洋大海,旱灾一至博义的万顷良田便颗粒无收。”钱宴不敢错过秦羽涅所说的一字一句,所以并未注意到秦羽涅为何会对博义的地形地势如此了解。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并不困难,只需派有丰富水利经验之人勘察地形地势,水脉水势,兴修水利,使洪水来时有堤可防,同时分水引流灌溉平原农田,以此泄洪,排沙,来解决河道淤积。”秦羽涅顿了顿,“我朝早有在奉安修建水利工程的历史,朝中有此人才,本王自会上奏皇上,自会派有此能力之人前来博义。”

  “那可真是太好了!”钱宴闻言甚是欢喜,想着秦羽涅这可真是帮自己解决了一大难题,此后可真真是高枕无忧了。

  “兴修水利最需要的便是人,此次许多人家都受灾不小,良田被毁,一时间无法重新复原,若要谋得生计便会四处奔走找活,而此时若听闻朝廷要在此兴修水利,大量招募,定会蜂拥而来,届时朝廷给予他们口粮工钱,既能让流离失所之人心有定所,又能为解决水灾轻易寻到做工之人。”秦羽涅心系百姓,想到有成千上万人颠沛流离,不能饱食暖衣,他心下便难以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