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曝光【三更】
emsp;“朋弟的后人我见过,性格都不是很强,他们没有这个经济力量跑到海外来打官司,而且也没有人愿意出头,想依靠他们来和王择打官司不是很现实。”

  冯冀才摇摇头,他手上至今都有朋弟后人当年的联系方式,但是这些联系方式已经都失效了。

  “他们已经搬家了,电话也打不通。这些后人之间好像相互也不联系。感觉他们支撑不起来这件事。我当时做了那么多工作,他们联系上这个联系不上那个的……那时我就感慨,朋弟先生恐怕是后代无人,这个冤枉可能就要一直背下去了。”

  林宥伦和董千里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按照冯冀才的说法,拿这件事想要依靠法律途径解决基本上是无望了。

  即便是朋弟后人中有人愿意打官司,但是朋弟作品的版权并不属于某一个后人,只要和其他后人的意见不统一,这件事后期就还得扯皮,这样想把王择告上法庭估计还是遥遥无期。

  收下一堆材料,送走冯冀才,林宥伦和董千里在一起继续说起了这件事。

  “王择生于1926年,朋弟生于1907年,当年朋弟漫画大红大紫之时,王择应该也是他的忠实读者,由钦佩到模仿,这并非不可思议。朋弟虽然是老夫子人物的原创者,但王择的《老夫子》能有今日的成绩,和朋弟并无太多关系,主要还是王择自己的功劳,如果王择能坦诚地将这件事讲出来,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董千里对王择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所以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王择一身就只有《老夫子》这么一部作品,顶着原创者的光环这么多年,要他承认模仿了别人,谈何容易?”林宥伦摇摇头,心里倒是真的很同情朋弟的遭遇。

  一生画了1200幅漫画,到头来手中的艺术被多年的“**风暴”扫荡得空空如也,毕生创造的人物又被人全盘端去。想一想朋弟最终的人生境况,真如一片冰天雪地!

  董千里接着便问:“那这件事的报道我们应该怎么来发呢?”

  林宥伦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这篇专题评论就由我来写吧!”

  ——

  林宥伦不像金镛那般勤笔不辍,经常在报上发表评论文章,自从他从金镛手上接过《明报》之后,报纸上头版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看到他亲笔署名的文章,所以当这篇名为《香港代表性漫画风光三十年:一个老夫子,两种人生!》出现在次日《明报》头版最显眼的位置处时,整个香港文化界都被此事惊动。

  《明报》编辑部为这篇文章配了两张图片,一张是朋弟水墨画风格的老夫子,一张是王择漫画风格的老夫子。

  在文中,林宥伦并没有刻意提到王择抄袭的问题,只是以一种平淡叙述的口吻,介绍了朋弟和王择两位“老夫子”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

  而在文章结尾处,林宥伦留下了这么一段话——“不是所有的灵感都能获得赞叹,也不是所有的天才都可以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生而逢时,是王先生之幸,生不逢时,是朋弟之哀,朋弟若泉下有知,肯定会对王先生说,你还欠我坟前一炷香!”

  老夫子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香港逐渐式微,随后转战台湾,抄袭之事20年里都没有人在讲,林宥伦的文章一发表,关于《老夫子》漫画涉嫌抄袭的讨论立刻成为了香港文化界热议的话题。

  消息传到台湾,立刻就有记者以此事向王择的儿子小王择求证,对方当即否认,并称林宥伦是在说谎。

  这样的回复,却是一下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