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南北二朝国书到
  杨灏走了,如同多年之前的那场朝露,悄悄来,悄悄去。

  他带走了些东西,比如那张纸条,当然也留下了一些东西。

  秦璃面上还隐隐带着些余韵,静静地站在窗口。

  许久之后,她轻轻一叹,阴影又重新将她笼罩起来。

  ---------------------

  后宫的一处豪奢宫殿中,稳坐大端后位十几年的荀清歌眯眼笑着,以手托腮,静静看着在下方坐立不安的弟弟。

  荀忧耷拉着头,认打认罚。

  两人已经这么对峙了将近一炷香的时间,聪慧的姐弟俩无声地就把该讲的话讲完了。

  很多时候,姿态就意味着许多,无需明言。

  荀清歌终于开了口,说的却是跟青衣阁无关之事,“听说六族之间不大和睦?”

  不说那件事,两人还是好姐弟,荀忧恢复了轻松,“于情于理都应当不大和睦。”

  荀清歌心中了然,“这么说就只是演给陛下和朝廷看的姿态了。但会不会演着演着就成了真的了?”

  荀忧摇摇头,“如今天京城中他们这水火不容的态势,这肯定是演的。但同时他们六族之间的不和,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个不和又被他们控制得很好,没有过界。”

  “这么说吧,就像一家几兄弟,明里暗里肯定会有争权夺利,你多分了一块地,我多拿了三两银子之类的小算计,但当有外力欺压的时候,他们就都明白,要是家都没了,自己争下来的那些自然也都保不住。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竭力渗透,却都收效甚微的原因。”

  荀清歌恍然大悟,“这些道理,那些个皇子们才该好好学学,千万别被猪油蒙了心,犯下大错。”

  荀忧笑着道:“桓儿早就知晓这些道理,何须我们多说。由他领着兄弟们,出不了事。”

  杨桓,杨灏和荀清歌的儿子,比云落稍大数月,早早便被立为大端太子。

  荀清歌白了荀忧一眼,“知道自己理亏,今天净捡好话来说,可不像你国师的风骨。”

  荀忧嘿嘿一笑,“不过却是做弟弟的风骨。”

  不顾一朝皇后端庄仪态地哈哈大笑之后,荀清歌随意道:“那你这个当舅舅的可要替桓儿好好谋划啊,这大好河山可不能给旁人染指了。”

  荀忧起身,郑重领命。

  “姐姐随口一说,搞那么正式干什么!”荀清歌笑着埋怨一句。

  荀忧也笑着道:“职责所在,必须正式啊。”

  “行了,我有些乏了,先回去休息了。”荀清歌慵懒地说了声。

  荀忧识趣地起身告退。

  走在宫墙之内,无人的路上,荀忧面沉如水。

  -------------------------

  遥遥望见长州的城墙,云落和陆琦终于长长松了口气。

  他拿出李稚川曾经给他的两枚玉玦中的一块,注入真元,以心声说了一句。

  正在长州城外主持城防军换防的符临心中一动,拿出另一枚玉玦。

  二人再度提起真元,朝着长州城飞掠。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