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回 动乱起始
好几个皇帝都在做,不过就是效果不明显罢了。但是还有一些别的奏折可就是添油加醋的杰作了,这里面过将裘彪描述成一个杀人魔王的不在少数,甚至不少让皇帝看着都触目惊心。

  李治大手一挥,此案无论如何一定要将裘非抓捕归案,直接罢免了宣州长史,和工部侍郎、军器监以及国子司业,大大小小在宣州的官员分批入京述职,明显上是吏部召唤,实际上则是逐一控制。

  一切都按照宇文复的计划在进行,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在第三天就送到了黄山和宣州,李治的圣旨加盖了玉玺,王伯汤接到圣旨的时候还激动了一下,这可是他人生第一次接到圣旨,当年坐上这县令也不过就是接到了吏部的一纸书信而已。

  圣旨大概就是写了王伯汤乃是忠臣良将,思国恩不据贼寇云云,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这个案子必须要办实了。实际上证物、证人都是现成的早就准备好了,需要只不过就是让裘非来过一过堂而已。本来以王伯汤的能耐就是让他去五虎门分舵提一下都没这个胆子,别说动不了裘非,说不定还给自己惹一身的骚。但是现在就不同了,腰里面揣着圣旨,敢不来那就是抗命,抗的是真正的皇命。

  王伯汤将圣旨收入了袖口之中,喜滋滋地搭上了来送圣旨的天官,于是乎召集着下面的人准备去五虎门黄山分舵走一趟。

  “王县令,急着去干嘛呢?”

  王伯汤一听到这声音,就更加开心了。本来底气还不足,现在就更加足了,这可是宣州的别家,从四品下的官员。而且听闻以后将是宣州刺史的后备,在宣州能耐大的出奇,甚至现在的宣州刺史已然有一些被他架空的意思。

  “原来是杨别驾,王某正想拿着圣旨去黄山分舵把裘非那贼子给抓回来。”

  “难道王县令不知道,裘非已经去了宣州了吗?”

  “什么?那贼子去了宣州?”

  王伯汤一脸的惊讶,实际上他并没有关注这件事情,裘非去了哪里他没有过问。只不过现在这事情麻烦了一些,去黄山分舵拿着圣旨要人,这事不难王伯汤敢做,要是做成了升官发财指日可待,王伯汤不热爱功名,但是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是不会放弃的。可要他跨国州县去宣州,那便是越级办案,于法理不合。即便有圣旨,他也只能按照规矩办事,圣旨上面可没有给他僭越的权力,按道理他需要上报宣州刺史,然后等候上州刺史的命令。

  但是这档口杨别家提了出来,难道是希望把这份功劳给抢了去,王伯汤心里一惊,这些天杨超一直在黄山不曾离开,莫非就是盯上了这件事情,王伯汤也不是不知趣,如果杨超要给他拿去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就是杨超吃肉他在后面跟着喝点汤,也没什么。

  “那要不这案子下官交给别驾大人?这五虎门在宣州是烫手的山芋,王某人心里没底……”

  王伯汤的话语有些怂,也正常。不过杨超却是笑了笑,似乎知道这小子很上道,很识大体。

  但是很快他就让王伯汤大吃一惊。

  “王县令这是什么话,这案子乃是当今圣上出了圣旨给你的,我杨某人区区一个宣州别驾从事怎么可能和王兄来抢这个功劳。这宣州,王兄去的,而且非你不可,必须得是你亲自去才行。”

  “那杨别驾陪着我王某一起走一趟?”

  王伯汤吃不准杨超的意思,但愿在宣州那是杨超的地盘,更是五虎门的地盘,一到圣旨让他不那么的放心。

  “非也,这一趟王兄去的,而且王兄只能带你下面的官差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