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我们团购吧(三更)
emsp; 让流民感受到恩义,感受到切实的好处。

  集体婚礼,她承担婚宴开销,就是切实的好处。

  三百多对新人成亲,就是对水泽乡,对富贵山庄的认同。

  有了归宿感,才会愿意成家立业,踏实过日子。

  三百对新人的婚宴,场面很大。

  一对对新人,和他们的父母亲人,依次上台,完成仪式。

  没有亲人的新人,拜了天地,就朝家乡方向遥拜。

  婚宴很简单,就是熟悉的大锅饭,多了一样肉菜还有一大碗骨头汤。

  不丰盛,却能吃饱。

  而且,燕云歌还给了每对新婚夫妇一匹棉布,作为新婚礼物。

  “东家仁义!包了婚宴,竟然还送来布匹。”

  “这是细棉布?”

  “比细棉布稍微粗一些,穿在身上却差不多。听说是西边产的,不是江南的货。”

  “不管是西边还是江南,东家送一匹棉布,心意十足。倒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此话有理。

  流民家家户户都缺少布料,平日里要做个针线活,却苦于没有做针线的布料。

  衣服穿烂了,想要左一个补丁,右一个补丁,也得有布料才能打补丁。

  没有布料,只能让衣服烂着。

  露出了腚,叫人看笑话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多年没穿过新衣服,如今有了一匹棉布,省着点用,或许能做两身。

  有了新衣服换洗,穿烂的旧衣服就可以淘汰掉,打浆,做鞋底用。

  鞋子也烂得不能穿了。

  春夏季节无所谓,去哪里都可以打光脚。

  冬天还是得有一双正经鞋子。

  鞋面简单,鞋底麻烦。

  得用碎布头,烂衣裳打浆,一层一层叠起来,打成鞋底。

  有了布料做新衣服,才舍得将烂衣服用来打鞋底。

  日常生活,离不开油盐酱醋,同样离不开针线布料。

  每天下工,经过四季布庄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全都伸长了脖子朝里面张望,眼中全是星星。

  有那大胆的姑娘,走进店里,看那做工精良的成衣,心头欢喜得不行。

  却也不敢上手摸。

  常年干农活的手,手指粗糙。

  成衣那么精贵,万一上手一摸,把新衣服刮个丝,弄坏了怎么办?

  三百多对新人,得到了东家的礼物,一匹棉布,将众多大姑娘小媳妇羡慕坏了。

  有那妇人自我调侃,“瞧着你们又是免费婚宴,又是棉布,弄得我都想再嫁一回。”

  “你就算再嫁一回,既没有集体婚礼,也不会有棉布。”

  “所以才羡慕你们,真是运气,赶上了好机会。可惜我家那死丫头,死活不想出嫁,总说再等两年。瞧瞧,错过了多好的机会。”

  妇人懊恼不已,懊恼自家闺女死脑筋,这么大便宜竟然给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