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叫啥名好呢
��薄的衣衫下,他仿佛要随风而去一般。

  登高望远,自然不是为了看冬天里的凋敝景色,而是循着风,去感受天地的秘语。

  天机有时候秘不可宣,所以天机不可泄露,但有时候天机是如此的直白易懂,浅显到以至于一个地仙,就能捕捉到。

  这会是一个温暖的冬季,不会有很大的风雪和霜冻,温暖得有些反常。这并不算什么大事,暖冬常见,但是槐序走到这里听风,自然就代表着这不仅仅是一件小事。

  天机首先起源于天地,槐序同天地的联系,比人要紧密。

  这本应该是一个寒冬。

  这是刻在树木的年轮上的秘密,或者说,是天地的预示。因为冬天的气温,并不是由冬天决定。早在春天,或者去年的春天,或者十年之前的春天,甚至是百年之前的春天,就有细微的预兆,昭示着寒冬的降临。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一天江河的分支,从一开始细微的分岔,越走越远。最后把寒冬的契约敲定。

  然而被人篡改了。

  这场严寒被推移了,推移到了以后。

  有人施法,并且是规模弘大的法术,在天地的轨迹里加入外力,使寒冬变成了暖冬,并且将严寒推移到了以后。

  作为一棵树,槐序感觉到这些,毫不奇怪。

  这并非没有先例,再久远一些,千年,或者更久之前。当人感应到天机,知道严寒将会到来,而严寒会带来死亡。如果预见到后果太过酷烈,就会有王朝,或者部落施法,付出惨烈的代价,将严寒柔化,使它没有那么恐怖。或者推迟,赢来更多的准备时间。

  而现在,构不成这个标准。

  天下富庶,今年也还是丰收,即使是严寒,也不会死多少人。

  既然不是为了减轻伤害,那么必然就是为了相反的目标——增加伤害。

  槐序叹了一口气,这场严寒会被推移到什么时候,他并不知道。因为这不取决于他,那个想让严寒推移的人,才能决定寒冬什么时候到来。

  如果对方愿意付出代价,便可以多推移几年,如果想少付出一些代价,也许明年就是。

  但最多,也只能推迟五年。因为五年以上,没有人能承受那么大的代价。

  多事之秋,真正的乱世,就要来临了。

  槐序吩咐下去,他需要屯粮了。不仅仅是他,如果不想有太多人死去,屯粮这件事,就要有更多的人,地位更高的人去做。

  槐序写了两封信,一封信交给夜叉鬼,让他带给玉夫人。金华城,太守还是能说的上话的。

  另一封信,他却在犹豫,要不要送出去。这信是写给镇南王的,但是一旦送出去,也几乎就明确表示,这场大乱,他要亲自下场了。

  思及千万善功,槐序苦笑一声,道:“你去找镇南王府的供奉王炳和,把这封信交给他,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两个夜叉分头而走,化作金光,消失在天际。

  槐序吐了一口气,伸手在风中一抓,风仿佛蛇一般,在他手中温柔的缠绕,随后化作无形。

  槐神感应天机的时候,有两个道士——或者说,一个道士一个剑客走进了金华城。

  道士穿着道袍,袖子上绣着昆仑山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