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做徒弟的也很忧伤
�他这样的见解。”

  “不要提那些满脑子蛮力的家伙,便是我等博览群书,写出这样的东西也是困难。我抄录的这些,不仅是治兵,拿过来治政也是可以的。”

  陆夫子笑着听这两人对自己弟子的夸奖,心里暗想,要是让你两人知道这是那小子读了十天书就写出来的,你等还不得羞愧死。

  清咳一声,打断了两人的感慨,陆老夫子就吩咐李玄道:“副本留下,你俩今日可以再抄录一份,但是不能外传。原稿火速送往秦王。这等奇文,秦王见了,怕是要对进之这小子另眼相看了。”

  得知自己还能抄录一份,于李二人一阵大喜。这样的文章,就是要随身携带以便随时随地品读。

  说完陆老夫子就转身出门,随后从远处飘来一段话:“十日后来我府上观礼,我要收徒。”惊起一地下巴。

  当天偏晌午,一骑快马奔往山东。

  次日,一向只教授经义的陆德明助教居然拿出三篇文章要求监生背诵。这三篇文章分别是《心术》《》《》。既然一向威严的陆夫子发话,这些监生们别管有多能耐,就是硬着头皮,也得把它背完。

  虽然国子监有不少关系户,但是别担心,陆夫子的手里没有谁能逃过去。你敢不背诵,行啊,能耐挺大,那你以后可以别来。陆夫子干这么说,就敢这么做,凭他在士林的声望,这些小家伙的阿爷来了也不一定管用。

  这要背不出来,国子监吃一顿板子。这要是得罪了陆夫子,在家还得吃一顿板子。反而这个时候,那些有关系进来的监生们一个个的比谁都用功。

  而陆老夫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也看出来了,罗彦的这些文章对于普通的士子来说,最多也就是学习一些东西。但是对于国子监的这些监生来说,收益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他们的长辈。

  今天的事情这么闹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三篇文章在长安名声大噪。等到事情发酵的差不多的时候,自己再公布收罗彦为弟子的事情,而后把罗彦就是这三篇文章的这件事情说出来,那么大家很快就会明白自己的用意——为弟子造势。

  到时候虽然罗彦在官场上怎么样不好说,但是在士林当中,凭着他自己的才华,也算是能够站稳脚跟来了。

  想到这里,陆老夫子也对自己的方案感到满意。

  而作为主人公的罗彦,却非常苦恼。而让罗彦苦恼的就是这拜师礼仪。

  为了了解这些东西,罗彦可是煞费苦心。

  等读完第八本书之后,罗彦刻意留下两本的空缺,暂缓了读扬雄著作的打算,开始读《仪礼》。这本书里边写的礼法基本上就是《礼记》和《周礼》的补缺,但是还不够。毕竟时移世易,这其中有些礼仪还是会变化的。

  因此罗彦又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请教同事。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真要传出去,罗彦“不知礼”的帽子也就被扣上了。到时候还不死的妥妥的。

  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借口,罗彦只好打算实话实说。反正过几天大家都会知道,还不如现在说出来。自己也就是一个自由贫穷的小子,不懂这最合适的礼仪怎么了。反正没有正式拜过师,别人攻讦的时候自己也有话说。

  于是罗彦凑到赵老先生的旁边虚心请教:“先生,不知这长安拜师之礼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哦?进之为何有此一问。”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