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碧游对

  “并无大碍。虽然见了血,但没有伤筋动骨,还不如那****被清流儒生们打得重。”

  北冥龙孙笑了笑,转头看向平静的碧游湖,眼神也随之飘忽了起来。他几次动了动嘴唇,又几次欲言又止。

  沉默持续了很久,甚至让白墨有些尴尬。这时北冥龙孙才开口道:“白墨,我有点后悔,我跟父皇走得太急了,我不得不感慨,祖先们设置议郎等职,是正确的,的确应该让你们历练一下再上位。现在,步子既已迈出,就难以再收回来。”

  “臣虽九死,也不能让太子失望。”

  “再说这话,小心横着出去。”

  白墨赧然一笑。

  “白卿,科举十子,在你看来,谁是相材、谁是将材、谁是良材、谁是庸材?”

  正式的君臣对答开始了。

  白墨清了清嗓子,一边喝酒一边道:“十人之中,相材非荀无翳莫属。”

  “此人脚踏实地,既不空谈,也不拘谨,唯观实势、实事而行之。且见识渊博,曾与王灵神共事,的确当得相材。”

  “徐渐此人,当得将材。”

  “他在武学上的造诣很高,但将材最重要的是调度之学,徐渐还有待历练。”

  “方伯、季平、虞洛,咸乃良材。”

  “何以见得?”

  “不骄不躁,只是有人空谈,有人拘谨,比荀无翳差了一筹。其余皆庸材也,包括那当了尚书令的南城叶寸。”

  “你自己呢?”

  白墨放下酒杯,摇了摇头:“不好说。”

  “上次你说什么,动员能力的问题,想到什么解决办法没有?”

  “唯县令自擢乡老,乡老自擢亭里长官,废原先的推举之法,方能成事。不听命者,刑。待有成效,可以放宽。”

  “推举之法,本是几位大儒联袂游说才得以实行。你也是儒生,为何说的是法家的办法?”

  白墨对曰:“道胜于养,儒胜于治,法胜于强。如今国朝形势,仍需以强为要务。”

  “戎狄蛮夷,咸宾服于我,诸侯零散于郡县之间,难成大事,何故求强?”

  白墨想起了魏击的马镫。

  又想起了飘飘渺渺的童年记忆。他能记起前世光怪陆离的世界,却与其他孩童一样,对童年记得不是十分真切。但生长于太行山麓的他,确定自己在童年时,与北方之北的游牧民是接触过的。

  “北患将起。”

  “范阳王北冥精神?辽阳王北冥魂魄?还是凉王北冥真性?”

  “比那更北。极北苦寒之地。会有大患而起。”

  “鲜卑?肃慎?”

  “不好说。”

  白墨不是在卖关子,而是真猜不出来。帝国还保留着许多战车兵,未来一定会在某个游牧民族跟前吃吃苦头的,这个民族究竟是哪个,白墨真不知道。这里的历史毕竟与他的前世几乎完全不同。

  “孤与父皇欲先破旧贵,再除新贵,白卿以为如何?”

  “魏无忌必须要留下,否则未来无人可以与萧衍、赵光重等八位柱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