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那日与君盟誓
br />   奉常署已经差人给白墨送去了进宫的腰牌,并吩咐了相关事宜,当然不会泄露考题,事实上皇帝要问什么,这种事谁也猜不准,主要是一些礼仪方面的事情,并告诉白墨,时间又推迟了几天,定在八月十四,让他黎明时分就过去待宣。

  看了榜单旁的告示,白墨也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墨子要让他先积攒名望。

  因为那位谏议大夫在呈上具体证物之前,先提出的是怀疑,至于为什么有此怀疑,则是因为他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这几个人在风流品中的排名都很高,但这次科举考试的排名却不高,且考官大多只是奉常署的幕僚,奉常大人的确请了裴行俭的弟子协同阅卷,但毕竟不是全权交给了他们,难免会有疏漏。

  这种质疑在白墨眼中其实并没有什么杀伤力,毕竟风流品和科举,注重的点都不一样,况且风流品是长期观察言行事迹,科举只是一次考试出成绩,没发挥好,或者说没考到人家擅长的地方,导致排名变低,正常的很,可当时这个质疑提出来,满朝文武立即响应,尤其是那些流品派的人——风流品上排名很高结果科举排名却很低,你们这是在挑战裴大家的眼光啊,这还了得,进一步说,你们是不是以后还要说我们这些靠风流品当上官的人,都是沽名钓誉其实并无本事?

  而且,裴行俭在认人识人上,本身就是一种权威。

  这个世界对权威是非常看重的。

  裴大家不可能出问题,出了问题的一定是你们奉常署的这群二把刀。

  况且,无论是奉常署本来的幕僚还是裴行俭派过去帮忙的人,对风流品都熟悉得很,考卷又没有封名,主观题的成绩很容易受到之前固有认知的影响,事实上,如果对比答案内容,其实很多风流品上有其名的人,成绩其实是高估而不是低估。

  但后面查出温良受贿一事,这件事也就定了性,没人再去深究了。

  而墨子进京面圣之事,并没有搞出什么风波。

  无非就是我大晋又多了一个叫做“雪山国”的属国而已。

  墨子用得是“雪山国国师大日尊者”的身份,在朝廷的记忆中,墨子仍应该是那位秦都被围时孤身一人来到凤京求情的年轻人,那个处变不惊、风度翩翩却又心狠手辣的贵公子。

  无论如何也不会将那个人跟这个被一伙老僧围着的、连毛都没长齐的所谓“国师”联系到一起。

  朝廷也并没有一个像锦衣卫、东厂一样的特务机关,大部分情报工作都掌握在军人手里,为战争服务,而不是为了对付国内的暗流与阴谋。

  是夜。

  这处不大的小院又装点得张灯结彩。

  只是这回并没有来太多宾客。

  屋里只有魏击、杜西坡、孟惑、大炉子等寥寥无几的几个熟人,白墨破戒喝了不少酒,魏击也喝多了,不管白墨如何阻拦,非要在堂前弹曲儿,结果弹了一首祭祀亡灵的哀乐,弄得白墨与在座的宾客们尴尬得很。

  大炉子咯咯笑道:“几日不见,白兄弟又娶上一房如此美丽的佳人,真是羡慕死俺了,啥时候俺也能……”

  话刚说到这里,大炉子耳朵一痛,便传来一阵奶声奶气的训斥:“大炉子,你都多大岁数了,还老想着祸害小姑娘,羞不羞?羞不羞?”

  “大侠饶命!俺这不是自己幻想一下,又不是真的……”

  “幻想也不行!还有,人家是个小姑娘,哪能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