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伪装带来的成功
p;他说完之后,觉得自己说太含糊了,就加重语气强调道:“布拉德,在中国,大人物的批条比法律要管用。”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很快,潜在市场非常庞大,微软非常重视,1992年就在京城设立了办事处,1994年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了之后,没有了政治上的掣肘,比尔-盖茨立刻亲自前来考察,准备成立微软(中国)子公司,西尔弗伯格很清楚这件事的意义,在心里拔高了这个合作方案的重要性,再次问那几个员工道:“你们认为这个方案会不会损害微软的利益?如果会,损害有多大?”

  “如果代码、版权以及品牌都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只需要付出500万美元,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如果浏览器质量和iview差不多的话,我认为会损害网景的利益。”

  “没错!网景会被杀死……”

  去年12月份网景推出netscape-navigator浏览器之后,势如燎原,备受赞誉,美国很多科技媒体都在鼓吹网景,认为它引领未来,必将取代微软,成为新时代的霸主,这些言论不仅引起了微软高层对互联网的关注,还让普通员工产生了同仇敌忾之气,都想打个翻身仗,把网景一脚踩死。

  在比尔-盖茨发表“互联网浪潮”备忘录之前,windows95是一款彻头彻尾的单机操作系统,只有零星几个功能和互联网有关,因此西尔弗伯格并不熟悉互联网,也不清楚浏览器的重要意义,觉得这只是一款普通的应用程序,于是在第二天的谈判中,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和版权有关的法律问题上,而陈大猷秉承杜秋制定的策略,把关注重点放在了浏览器的各种附加功能上,双方的关注点不同,自然得到的战果也不一样。

  当尘埃落定,最终方案出炉之后,杜秋几乎要仰天大笑了。

  微软把500万美元的收购额降到了400万,但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如果浏览器需要添加新功能,得额外支付与之相应的升级费,作为回报,bug由骁龙免费维护。

  钱是小事,关键是骁龙得到了微软的技术支持,提前拿到了windows95应用程序接口的相关资料,这会让秦牧负责的办公软件比竞争对手早两个月做准备。

  更关键的是,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快,1年相当于其他行业7年,微软被硬生生的拖了一年,人才和技术都会出现断层,等明年的时候,iview浏览器早已成了业界标准,ie只能跟在后面苦苦追赶,再也没机会搅风搅雨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