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星标好友
  白小白还记得唐僧当初可是对百字佛经垂涎不已,但是,不管对方说什么,他都没有给,一直将百字佛经放在百宝箱中。

  直到上次问济公赊借鱼饲料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他才将百字佛经抵押在济公手上。

  百字佛经说白了其实就是地藏王菩萨的一本较为精华的浓缩版日记而已,能有什么事?

  莫非是遗失了或者是被抢了,可是凭借济公的实力,佛界能有多少个能抢到他手里的东西的?

  “说起来贫僧还得先向道友道个歉!”

  “到底啥事啊?”

  济公越是不说具体什么事,白小白这个心里就是越急。

  “诶,这还是源于证道之惑!”

  原来,地藏王菩萨在佛界不仅德高望重,更是济公心目中的偶像。

  济公前几天终于忍不住去翻看了这本地藏王菩萨的百字佛经,这一观看下来顿感收益颇深,最后竟然沉浸在了百字佛经所阐述的佛里中,久久不能自拔。

  可是,济公和地藏王菩萨两人所修行的道不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济公心中原本的道和地藏王菩萨的道产生了冲突,眼看济公的道心就要产生裂痕,情急之下,济公只能在心中和地藏王菩萨的道辩证。

  此谓证道。

  一般如果到了证道的地步,参与正必有其中一人道心破裂甚至被毁。

  但是好在和济公所辩证的只是一本百字佛经而已。

  最后百字佛经反而因为济公的证道而产生了改变,其中地藏王菩萨的道和济公的道紧紧纠缠在了一起。

  本来两种不同的道在一起是要发生撞击,不能同存的,可是这百字佛经的变化却违背了这个原理。

  为此,济公还专门请教了地藏王菩萨。

  可是一番观察下来,现在就算是地藏王菩萨本人也说不清楚,下一个观摩百字佛经的人会不会像济公一样要来一次证道。

  只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百字佛经发生了不可预控的变化,这种变化现在没有人知道是好还是坏。

  白小白没有想到,仅仅是因为济公观看了一下,百字佛经竟然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对于这种事,白小白现在虽然是百字佛经的拥有者,但也没有什么发言权。

  济公打算给白小白估算百字佛经的价值,再赔偿给他,但是这个提议马上就遭到了白小白的回绝。

  还是那句话,白小白只知道百字佛经很吊,原本就是价值不可估量的宝物,现在产生了变异之后可能价值会更加巨大(一般小说情节都是这样的),亏本买卖他可不做。

  地藏王菩萨不是说了嘛,变化是好是坏还不一定,白小白觉得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他也怕济公中途坑了自己还不自知,倒不如将百字佛经攥在手里,坐等升值。

  对于济公来说,白小白这态度就又是另一种表现了。

  同时,他也痛恨起了自己一开始就不该对白小白不信任,觉得自己和对方比起来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之后,济公不止一次提起要免除白小白余下的十四万包辣条的债务,并且无偿供应仙兽饲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