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德川幕府的选择(下)
宽的大缺口,巨大的轰鸣声和爆炸之后发出的强烈震憾,也令整个江户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百姓们纷纷出逃,全城悲哭,仿佛是世界末曰就要来到了一样。

  好在是中华军只是把城墙炸开了两个大口孑,就收兵了,并没有向江户城里发动进攻,但是却向城里撒发了一千多份转单,声称再给德川幕府一天的时间,如果德川幕府仍然不接受中华军的条件,立刻投降的话,那么中华军就将攻入江户城,屠尽全城人口,鸡犬不留,徳川一族,所有大名,官员全都不饶恕。

  这一下确实非常厉害,也让幕府的官员们都明白了,中华军想攻进江户,根本就是和易如反掌一样,这仗还有个什么打头。而那些叫嚷着决战、玉碎的武士们的声音也下降了不少,虽然说他们确实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但中华军造成的声势也确实太惊人,因此也有不少人都沉默了下来。

  而在另一方面,从关原战场、甲府战场败回来的大名也有些急了,就在当天,就有三位大名出城,向中华军投降,另外还有五位大名逃出了江户,向北逃跑。而松平纲隆、稻叶正则、德川赖宣、德川纲重、阿部定高等十六位有点实力的大名则都联合起来,向保科正之下达了最后通谍,如果保科正之还不决定投降,那么他们也就不在江户里伺候了,将集体出走。虽然他们并没有说出走到那里去,但保科正之很清楚,肯定是去向中华军投降。

  到了这一步,也不容保科正之再犹豫了,于是立刻向众人表示,大家一起去讫见徳川家纲,请他来定决,这个大主意还是得由将军大人来拿呀。

  其实徳川家纲现在才十三四岁,平时的反应颇为迟顿,能知道个什么,而且这里面的人有他的叔叔,有他的兄长,自然是说什么就听什么,当时就同意了。保科正之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他可不愿以一个人来扛投降的黑锅,因此才把众人和徳川家纲都拉下水。

  但不管怎么说,是得到了幕府将军的同意,那么就好办了,因此保科正之也立刻下令,派松平纲隆、稻叶正则出城,去向中华军请降。

  成进接报之后,也十分高兴,当然也对松平纲隆、稻叶正则重申,中华军绝对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但条件不会改变。

  而倒幕军的名大名、将领对此也没有反对,一来是现在整个倒幕一方都是中华军说了算,商毅决定的事情,谁敢有意见;而且虽然说以中华军的实力攻下江户城当然是不在话下,但谁敢保证,中华军就不会故计重施,让倒幕军先上去打一阵,强攻江户城,倒幕军的损失也不会少。因此德川幕府投降了更好,大家也都可以省心。反正按中华军的条件,以后德川氏也翻不出什么大lang来。

  于是就在第二天一早,中华军、以及倒幕军开进江户城,接受了徳川幕府的投降,德川幕府的官员,还有各大名也都向中华军投降。但有数百武士拒绝向中华军投降,他们在江户城的一隅聚集,打算继续顽抗。

  而成进立刻下令,命一个营的中华军向这一批武士发动进攻,结果在中华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下,这群武士尽管都奋不畏死,高喊着尽忠、玉碎的口号,拼命的向前冲锋进攻,但一个一个的都陆继倒在中华军的枪口下,整个战斗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武士们全军覆没,绝大部份战死,剩余的十几个人也剖腹自杀,中华军却无一伤亡。

  这也是中华军在曰本的最后一战了。

  虽然这一战的规模很小,但还是让江户的官员们震惊了一把,毕竟中华军也只是出动了一个营,而且还是以零伤亡的代价取胜。因此众人也才彻底觉悟,原来投降真的是唯一的选择。

  徳川幕府向中华军投降,也就标志着统治了日本五十年的徳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