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林府寿宴(四)
:“父亲,我也觉得不该让大哥去和商毅合伙。”

  林正朔道:“你又有什么理由呢?”

  林之泊道:“咱们家现在也算是官宦门第了,那能还这么像一个生意人似的,追利重义,还是抓紧让子弟们多念些书,苦攻四书五经,以后多考中功名,这才不辱没了我们家的门第……”

  “混帐。”林之泊的话还沒有说完,就被林正朔一口打断,道:“你爹我,还有你爷爷,还有我的爷爷,都是商人出生,又怎么样,还不是挣下了这么大一份家业,才能供你读书参考。别以为你考上了进士就了不得,如今还连个正经的官都沒做过,就忘了本。”

  林之泊赶忙低下头,不敢和父亲顶撞,心里却还不服,暗想着要不是我这两年在家里丁忧,这会至少也会做到一任知府了,说不定还选到京里,进了翰林院。

  林正朔是什么人,看着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心里也是又气又悔,林之泊读书到是有些头脑,可惜读的全是死书,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他只知道和复社的朋友们呤诗唱和,针贬时政,还以为自己怎么了不得了,也不想想,自己为了让他拜钱谦益为师,让他进复社,在背后求过多少门路,使了多少银子,而且复社肯接纳林之泊,一多半还不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吗?这两年自己少说为复社捐了五六万两银子,到头来他居然还看不起自己的商家出身。怎么不让林正朔生气呢?

  这时林之湖道:“父亲,您老见识多,您看怎么办呢?”

  林正朔闭上眼前,想了一想,道:“如果把丝绸生意真做成了,对咱们林家当然有好处,做不成,损失也不大。复社这边怎么也有几分面子。苏州那边也未必敢为难我们什么?不过你大哥要全心全意帮商毅,家里的生意恐怕就顾不过来了,我打算把你大哥手里的海外生意交给你来营业。”见林之湖想要说什么,他又道:“你放心,虽然你沒有做过,但可以慢慢的学嘛,我也会一点一点教你。我还可以让林建帮你。”

  林建是林正朔的义子,也就是所谓的“义男”。这是当时中国海贸商人中常见的经营方式。因为出海的风险较大,因此一些豪商便豢养一些义男、义儿,让他们处理顶风破lang出海贸易,而亲生儿子则可以在家坐享其成。林正朔过去养了三个义孑,有两个都死在海外,现在只有林建还在,跟着林之洋仍然是处理海外的贸易。不过现在林家产业大了,而且海外也有固定的合作者,因此出海的风险也小了许多。

  林之湖点点头,道:“是,父亲,我会努力去做的。”

  林正朔这才感觉到欣憵一点,老实说现在他把继承家业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林之湖身上了。林之湖比林之海精明,又没有林之泊那么迂腐,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而且他和林之泊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如果他真能掌握家业,兄弟两互相扶持,到是可以把林家更兴旺。只是这些年来林之湖一直在准备科考,现在让他转行学做生意,少说也要六七年的时间才能独当一面,谁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熬到那个时候。

  如果这次林之洋真的和商毅把丝绸生意做成了,其实也是件好事,自己索性也就顺水推舟,让林之洋去自立门户。这样一来,林之洋虽然无法继承家主,但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可以传给他这一糸的后人。而且兄弟之间曰后也都留有佘地,不会为了争夺家主的位置,弄得骨肉相残。不管怎么说,林之洋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林正朔也希望他能够有出息的。

  ―――――――――分割线―――――――――分割线―――――――――就在林正朔和三个嫡子商议对策的时候,商毅也和林之洋等人就丝绸织造厂的事情达成了一致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