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过了年,又下了几场大雪,天气就渐渐开始回暖。

  过了不久,最后一场雪也渐渐开始融化,宫里宫外一片欢欣。

  天暖了,回春了,草地开始冒出一茬茬的新绿,树木抽出新芽,冬眠的各种动物也开始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春回大地,天地间一片新气象。

  二月,春闱考试开始。学子们赶赴考场,在经历了几场让人记忆深刻的考试之后,这场考试终于结束。

  接下来,便是考官们阅卷的时间了。

  到了三月,又是放榜的日子。

  这一次,墨梅还没告诉墨色春闱考试结果,就直接从宫外带来了沈清毅的信。

  墨色随手翻了翻,就把信放下了。

  上次秋闱,沈清毅能得中解元,并且文章大受赞赏,就已经给了墨色信心。

  入宫之前,墨色和她的父亲沈三讨论过科举考试的问题。

  结合墨色活了两世,走过大江南北的见识以及沈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四十几年积累的经验,墨色曾经和沈三讨论过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在考场上受到考官的欢迎,到底如何才能在科举考试中一展神通。

  墨色的学问和这个世界上的人相比,差的简直太多太多。可是墨色的思想却没有受到时代的限制。

  墨色是从高高的俯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时代的,有点类似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墨色在这方面,比同时代的人具有太多优势。

  当然,墨色的思想是超前的,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是不能被接受的。

  可是和沈父这个同时代的人的思想一结合,得出的效果却是惊人的。

  墨色和沈三总结出了两种最可能会中举的方法。

  沈父把其中相对来说更中庸一些,更符合这个世界的世界观的东西,传授给了沈清毅,而相对来说思想更超前的,传授给了沈清轩。

  上次的秋闱算是试水。

  沈清毅直接高中解元,而沈清轩却落榜而归,默默无闻。

  这说明,相对来说中庸的那种方法确实是有效果的。

  所以这次消息传来,墨色一点也不惊讶。

  把信随手放在一旁,墨色闭上眼睛,开始思索。

  墨梅拿起信来,信上内容如下:

  妹,距上次分别,已是九月有余。今年春天,我终于宰了第二头羊。羊肉留下不少,都是新鲜的好肉,你不必挂念我们吃的不好。

  弟弟的婚事马上就要举行了,北边传来消息,贺礼如今就在路上,不过一月必能送到。弟弟终于也要独当一面了!你且再等几年,等我们都生了孩子,你就是姑姑了。那时便没人能欺负你了。

  十一月的时候家里有人身体微恙,有一

  个女大夫来做了检查,那女大夫走遍了十里八村,很有见识。现已无事,你可放心。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你也不要只在房里呆着,若是有时间,还是要多出去走动走动才是。还记得那年我们在三月外出打猎吗?现在想想,甚是怀念。

  无他言,望妹安好。

  墨梅根据上次墨色对于信的解释,自己已经理解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