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朝廷来招降
msp; “难道陈先生准备留着此地接受招降?”
“除此之外,陈某人还有其他去处吗?”
“陈先生,郭某人倒是有个想法,今日就想跟陈先生商量此事。”
“哦?郭大人有何计划?”
“朝廷招降,泰平王陈鉴胡自当进京接受封赏,可是陈先生恐怕就只能解甲归田,隐居山林了。倘若先生不嫌弃,倒是可以跟随郭某人上山,隐世村之地,陈先生已经去过,倒是一个值得前往的地方,难道不是吗?”
“既然是朝廷招降,按照朝廷的诏书,不是所有人都有封赏吗?大王进京接受封赏,那我等兵将也会论等级封赏,既然封赏了,又何必需要归隐山林呢?难道郭大人知道隐情不成?”
“郭某人只是欣赏先生,所以求贤若渴,担心朝廷不能识人,只是替先生可惜而已。再者,先生既然可以追随义军,为何不能屈身于隐世村?郭某人认为,陈先生必将在隐世村大展宏图。”
“多谢郭大人好意,只是陈某人有一事未明。”
“究竟是何事?”
“郭大人既然身为朝廷命官,又怎么会在山中屯兵扎营?既然不图谋反,又何必四处求贤纳才?更是奇怪的是,郭大人而今身为朝廷的钦差,原本是为了招降之事,却似乎更在意隐世村的前程,究竟又为何故呢?”
“陈先生问得好,问得好!如果这些就是陈先生的疑惑,那么郭某人这就跟陈先生仔细解释一番。郭某人虽然为朝廷办事,但是却没有实质的官职,也就是说郭某人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跑腿之人。”
“跑腿之人?”
“也就是传话而已。不过郭某人倒是在暗中屯兵,这些已经不必向先生隐瞒,之所以没有谋反,其实是两个方面。其一,不必谋反;其二,时机未到。”
“难怪郭大人一直打着朝廷的名号收拾残兵余部,却又从来不肯轻易与义军为敌,原来只是想借机扩大势力而已。”
“不错,郭某人处心积虑,只不过是想为自己买一个保险!”
“买一个保险?”
“就是让自己安心的意思,总之暗中积蓄实力,壮大声势,都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又是何解?”
“他朝一日,一旦郭某人需要自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拥兵自重!这个道理想必陈先生应该明白!”
“不错,自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手握兵权权势!”
“所以郭某人希望先生可以加入,也希望借机可以再次壮大势力!”
“难道郭大人想打泰平国义军的主意?”
“招降之后,这些军队必然会被朝廷解散,以后想要再集结起来,恐怕就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现在只能趁机转移军队,只要掌握兵权,以后自然就有说话的地方。”
“原来郭大人一直就想趁着泰平国王陈鉴胡进京的时候,暗中收编接管义军,所以一直在等待时机。”
“不错,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陈先生身为国师,等到那陈鉴胡进京之际,必然会将兵权交付于先生,只要先生愿意配合,此番大事可成!”
“郭大人似乎忘记了那开国大将军陶得二,倘若论资历,义军之中,此人才是精神领袖。而且此人素不支持招降,甚至将郭大人视为仇敌,如此麻烦之人,一
“除此之外,陈某人还有其他去处吗?”
“陈先生,郭某人倒是有个想法,今日就想跟陈先生商量此事。”
“哦?郭大人有何计划?”
“朝廷招降,泰平王陈鉴胡自当进京接受封赏,可是陈先生恐怕就只能解甲归田,隐居山林了。倘若先生不嫌弃,倒是可以跟随郭某人上山,隐世村之地,陈先生已经去过,倒是一个值得前往的地方,难道不是吗?”
“既然是朝廷招降,按照朝廷的诏书,不是所有人都有封赏吗?大王进京接受封赏,那我等兵将也会论等级封赏,既然封赏了,又何必需要归隐山林呢?难道郭大人知道隐情不成?”
“郭某人只是欣赏先生,所以求贤若渴,担心朝廷不能识人,只是替先生可惜而已。再者,先生既然可以追随义军,为何不能屈身于隐世村?郭某人认为,陈先生必将在隐世村大展宏图。”
“多谢郭大人好意,只是陈某人有一事未明。”
“究竟是何事?”
“郭大人既然身为朝廷命官,又怎么会在山中屯兵扎营?既然不图谋反,又何必四处求贤纳才?更是奇怪的是,郭大人而今身为朝廷的钦差,原本是为了招降之事,却似乎更在意隐世村的前程,究竟又为何故呢?”
“陈先生问得好,问得好!如果这些就是陈先生的疑惑,那么郭某人这就跟陈先生仔细解释一番。郭某人虽然为朝廷办事,但是却没有实质的官职,也就是说郭某人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跑腿之人。”
“跑腿之人?”
“也就是传话而已。不过郭某人倒是在暗中屯兵,这些已经不必向先生隐瞒,之所以没有谋反,其实是两个方面。其一,不必谋反;其二,时机未到。”
“难怪郭大人一直打着朝廷的名号收拾残兵余部,却又从来不肯轻易与义军为敌,原来只是想借机扩大势力而已。”
“不错,郭某人处心积虑,只不过是想为自己买一个保险!”
“买一个保险?”
“就是让自己安心的意思,总之暗中积蓄实力,壮大声势,都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又是何解?”
“他朝一日,一旦郭某人需要自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拥兵自重!这个道理想必陈先生应该明白!”
“不错,自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手握兵权权势!”
“所以郭某人希望先生可以加入,也希望借机可以再次壮大势力!”
“难道郭大人想打泰平国义军的主意?”
“招降之后,这些军队必然会被朝廷解散,以后想要再集结起来,恐怕就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现在只能趁机转移军队,只要掌握兵权,以后自然就有说话的地方。”
“原来郭大人一直就想趁着泰平国王陈鉴胡进京的时候,暗中收编接管义军,所以一直在等待时机。”
“不错,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陈先生身为国师,等到那陈鉴胡进京之际,必然会将兵权交付于先生,只要先生愿意配合,此番大事可成!”
“郭大人似乎忘记了那开国大将军陶得二,倘若论资历,义军之中,此人才是精神领袖。而且此人素不支持招降,甚至将郭大人视为仇敌,如此麻烦之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