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钓鱼
��厂,相当于一次性把一年的钱攒齐了给他。

  想了想,李山河道:“我应该拿出多少年金,又占多少股份呢?”

  “我们已经联系了一家在郊区的印刷厂,对方有兴趣出售。老师用您两部作品的年金抵押就行了,至于股份,就按最高的50%分给您吧!”

  “这样我可占了你们大便宜了!”李山河赞叹了一声,“那么,印刷厂的利润是多少呢?”

  “这要看《少年jump》的销量,如果订单充足,一年内达到60w每周的印量,老师您的红利大概在300w左右。订单越多,红利也就越高!”

  这么赚钱?一年回本还有赚?

  李山河顿时明白了,让他入股是假,把他绑在集英社的战车上是真啊!

  毕竟现在和小学馆的拼杀,已经开始激烈了起来,事关集英社上上下下几百号人的振兴野望,安抚好他这个大后方,才是最主要的。

  “好吧,我同意了。”李山河放下刀叉,不在试图和苦瓜蛋糕做斗争,他关切的问,“资金一直都很短缺吧,这个时候开印刷厂,资金你们能调度的过来吗?”

  “没问题的,宣传资金方面,集英社可以向银行贷款。托您的福,《少年jump》现在销量32w,您的连载又增加了,所以我们还打算下周涨价10日元。这样预计月利润可以达到1100w!而且都是独立可用的!”

  已经涨到1100w的月利润了?这么夸张?

  仔细算了下,的确有可能。

  杂志销量越大,成本平坦越薄,利润越高。如果没有财务独立的话,这些钱都会上缴小学馆,甚至连宣传资金都拿不出多少;像《少年sunday》这种百万级销量杂志,售价还是60日元这么高,每周的利润都有几千万!月入近亿!每个月花两三千万给自己打广告,跟玩似的。

  这个账一算,李山河都觉得,在没有盗版的时代,做文化产业简直就是抢钱啊!

  李山河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为何不借鸡生蛋?

  自己手里还攥着《银英传》小说版的版权,单行本迟迟没有发售,原本想着利润最大化自己发行的,不过看来还是交给对方运作比较好。

  有了自己入股的印刷厂,再加上发行可以委托给图书批发公司,再让集英社帮自己培训一帮新兵蛋子,专注小说出版领域……

  然后,靠着手机里的小说,大杀四方……

  那场景简直不要太美妙。

  就在这时候,他看到清水智也从索尼唱片公司的大门跑出来,急匆匆的跑上天桥,似乎在寻找什么人似的,然后停在了咖啡馆外。

  李山河笑了,鱼已经咬钩了。

  接下来就是比耐心,看是大鱼先挣脱鱼线,还是他先耗尽对方的气力。

  李山河用纸巾擦了下嘴:

  “好的,这事就这么确认了吧,明天我去看房子,顺便把合约签了。”

  “那么就拜托老师了!”深沢宽大喜过望,起身鞠躬。

  李山河向后门走去,半路突然回头问道:

  “对了,我最近想注册一家公司……深沢主编,你知道哪里可以注册离岸公司吗?”

  “离岸公司?那是什么?”深沢宽一头雾水。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