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魏都大梁
  半个月后,两人终于来到了大梁。大梁是魏国的第一大城,与700多里外黄河北岸曾经的都城安邑遥遥相望。就算是以前不是都城的时候,大梁的城池规模与街市气势都要比安邑大得多。论地利之便,大梁地处中原丰腴的平原地带,北临黄河,南依逢泽湖,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中原地带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魏国当年之所以没有将大梁作为都城,仅仅是因为韩赵魏三家分晋时,魏氏势力范围内的南部平原尚是贫瘠荒芜的原野,大梁还只是一座小城池。而当时的安邑却是魏氏的势力中心,地处黄河汾水交汇处,农耕发达,城池坚固,自然便做了都城。不过自魏文侯起用李悝变法,全力在黄河南岸发展农耕,大梁大大的得了一回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便宜,迅速地富庶了起来。随着农耕的兴旺,商贾工匠也纷至沓来,于是大梁便在这一百多年间蓬勃发展成了一个大都市,从小城市翻新重筑成了大城池。大梁城里店铺林立,工商云集,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魏市。加上列国名士纷纷前来定居开馆,文风昌盛,私学大起,隐隐然便成了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

  以前大梁人见了安邑人,心里总会酸酸的不是滋味儿。现在作为王城的优越感已经加在了大梁人的身上。在大梁,动辄便是“天下大势如何如何”的高谈阔论,或是“近日魏王赏赐上将军几进大宅”、“前几日丞相纳了一名美妾”等等王侯将相的隐私逸闻。另外,大梁人在任何人面前都会高谈大梁的享受讲究和精到至极的生意经,除了官员。商人在官员面前,总是怯于开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财富与享受如果远离权力,人们只会说你是个富商而已。

  说到底,商贾缺的是一种贵气。富而不贵,心里总是悻悻然不是滋味儿。

  然而,十多天前魏王特使带来的一道诏令,却使大梁人看到了富贵双至在安邑人面前挺起腰杆的希望,竟是全城沸腾了起来。因为魏王对有才能和愿意为国家贡献财富的商贾开辟了一条可以当官的道路,这让很多出身商贾的人看到了希望,同时遭到了很多旧贵族得反对。

  一日上午,魏王宫。

  “启禀大王,楚国使臣屈原觐见。”

  “屈原?”

  “楚国不是刚刚和秦国互为婚姻,结为昆弟之盟吗,那还来我们魏国干什么?”

  “大王,可以让他进来,先听听他说些什么,如果没有道理再驱逐他不迟。”

  “嗯,上将军说得有理,宣他进来吧。”

  “宣楚国使者屈原进殿——”

  稍息之后,屈原来到了大殿之内。

  “楚国使者屈原拜见魏王!”

  “不知屈大夫此来所为何事啊?”

  “大王,屈原此来是为合纵大事!”

  “什么,合纵?寡人没听错吧,秦楚两国不是刚刚结为亲家,你竟然来和我谈合纵,我未发兵讨伐已是你之大幸,你竟然莫名其妙来与我谈合纵!屈原,你莫非以为寡人是你好糊弄的?”

  “大王所言甚是,楚国背盟,理所不容,奈何这十几年来楚国接连战败于秦,楚国国力大损,所以才行韬光养晦之策,两国通婚,实属缓兵之计矣。”

  屈原知道怀王根本就是优柔寡断之人,只能把话说得尽量好听,来换取魏王的信任和谅解,接着屈原大声疾呼:“怀王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纵长。那时合纵之势是如此庞大,可惜结果却分崩离析。十六年,秦欲伐齐,而楚与齐从亲,秦惠王患之,乃宣言张仪免相,使张仪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