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乱之后无大治
�会在这里,但我慈航静斋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我想要同时向义王殿下和世民公子请教为君之道。”

  徐子陵和李世民都给她耍得一头雾水。

  首先李世民非是什么君主,何况现在只是处于打天下的时期。就算李世民有心取李建成之位而代之,那这句话亦该由他向什么人请教,而不应反被别人来考较质问。

  李世民转过头来看着杨铭,皱眉道。

  “世民不过是父兄手下大将,倒是义王殿下治理关中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杨铭皱着眉头,突然扬起右手剑指向着李世民挥去。

  唰的一声,一道赤色剑气向着李世民突袭而去,擦过他的脸颊打穿了后面两尺厚的墙壁。

  “李世民,师妃暄真正想问的人是你,你又何必装傻!若是你不想说的话。那就永远不要开口了。”

  没想到杨铭会直接对李世民出手,师妃暄和徐子陵脸色大变却又无可奈何,杨铭发出的剑气以他们两人的身法速度根本来不及带着李世民躲开。

  “世民兄!”

  徐子陵抓住李世民的右手腕,然后向他摇了摇头。示意李世民不要在杨铭面前逞强。

  李世民深吸口气,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师姑娘有什么话尽管问吧,李世民一定会据实已告。”

  师妃暄沉默半响,突然沉声道。

  “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

  李世民先向徐子陵微微一笑,然后信心十足的说道。

  “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师妃暄听得默然不语、好一会后才道。

  “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两世而亡,世民兄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默想片刻后,正容道。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

  听到李世民的这些话,杨铭脸上露出不屑的冷笑。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还真是白瞎了宁道奇送给你济世安民的批言,你可知你说的这些话全都是假话空话!”

  李世民皱着眉头,不服气的说道。

  “若是义王殿下有什么不同的高见,就请指教世民。”

  杨铭冷哼了一声,连跟李世民说话的兴趣都没有。

  师妃暄这时开口道。

  “既然世民公子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就请义王殿下说一说你的为君之道吧!”

  “好啊!”

  杨铭站起身来。走到酒馆门口望着外面的街景大声说道。

  “那本王就先说一说,大乱之后如何大治!天下大乱的根源就是世家门阀兼并土地,经过乱世统一之后,天下必然十室九空。土地兼并导致的大乱根源就会得到缓解。大乱之后根本没有大治,只是你们把草民百姓拥有土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