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灵眼_分节阅读_12
  “去吧去吧,我去做饭。”

  “我帮您。”陈知北挽起袖子,就要和郭奶奶一起走。

  “这怎么好,北子你第一次来家,可不能和我一起下厨。”郭奶奶连忙拒绝。

  “没事儿,反正听不懂。”这么一说,郭奶奶开心了,“我也听不懂,走走,和我去厨房,我买了一条黄鳝,咱们今天做了吃。”

  四人进了郭老的书房,一进门,郭老就让徐迩把东西拿出来。

  徐迩小心的将铜香炉的两个残片放在桌子上,又把木盒子拿了出来。

  “嘿,你这哪配的盒子,连我这半调子都能看出不是什么好东西。”郭老也知道徐迩因为工作地点,对古玩有些了解,眼力比自己还好。

  “街上买的,十块钱一个。”

  “贵了,要我说也就七块。”郭老摇摇头。

  “行了行了,你这样的就值十块钱的东西少买了不成?”张老很是看不惯这半吊子,“先让我看看东西。”

  张老先是拿起铜香炉,观看上面的梵文,张老看的很仔细,先是摸了摸边缘,又嗅了嗅。

  “明代的工艺,这个倒是没问题,正上面的梵文是浇筑的时候,直接印在上面的,东西没什么问题。”

  “我就说,这次绝对是个真东西,这梵文是我自己找人翻译的,‘光大二年八月,法师慧恺圆寂于王园寺’。”郭老很得意,玩古玩这么多年了,终于能自己经手一个真的古物了。

  “这是明代的技艺,慧恺是南北朝的高僧。”张老慢悠悠的一句话,吓了徐迩一跳。

  不能啊,有光晕,是真的啊!哪里出错了,徐迩沉思着。

  郭老也没了言语,“也许是之前放舍利的供匣坏了,这是重新弄的?”

  “应该是有人要把它藏起来,不让人找到。”徐迩结合梦境,猜测,“而且在放进香炉的时候,它是见不得人的,也许是偷了舍利的人做的香炉。”

  “对啊,我问过王园寺真雾和尚,他也说了,据记载慧恺当时圆寂后,却是留下了舍利,‘形似露珠,宛若琉璃,乳光柔和,抚之如玉,进有凝香,恍惚可闻’。不过在明嘉靖十五年就丢失了,再也没找到。”

  “照片你也看了,和王园寺记载的一模一样,明朝的时候丢失的,也对上了,香炉是真的,我说张胖子,职业道德,职业道德。”

  郭老一条条的说着自己最近几日的考证结果,越说越得意,说得跟进来的那个全身假货的大老板,脸上激动之情,就连徐迩这个愣子都看出来了。

  “先看舍利再说。”张老摆摆手,“你说的那个记载我也去看了,看得比你详细。外形颜色这些都是比较好辨认的,最主要的,也是唯一不能作假的,就是慧恺由于常年焚香,而且专研香道。身体自带香气,因此圆寂后舍利上也有檀香,‘置室内,半日可熏屋’。这才是最主要的辨别方式。”

  “确实挺香的,刚拿出来的时候,就能闻到,淡淡的很好闻。”徐迩将小木盒打开,推到长老面前,“不过我觉得熏屋子有点夸张,倒是这个小盒子,却是有香味了。”

  “哦,我看看。”张老将木盒拿起,拿到鼻子前面,闭上眼睛用手微微将香气向自己扇了扇,半晌,睁开眼,“确实是佛檀香,王园寺一年也出不了几根,想来是做不了假的。”

  “这是真的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