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挖深坑,等你跳
/>
“恩,说说”。唐成拈了几颗胡豆投进嘴里。边嚼出一片“嘎巴”的乱响之声,边抬手让着冯海洲也吃。“仔细说说”。
“这是司田曹油水最大的一块儿,同时也是最容易出事儿地一块儿”,冯海洲也拈了一颗胡豆投进口中慢慢的嚼着,“属下二十一岁上进衙,到今年正好十六个年头,十六年里亲眼所见的便有三任司田曹判司是栽在这个上面的”。
唐成来了兴趣,不过却没打断他地话,饮了一口酒后凝神静听。
“大人既然想到要问这个问题,于其中的利益想是早已深知,无需我再多言;而今要说的就是风险”,冯海洲放下手中的筷子,端坐道:“这风险来自两条,每年万中五十的损耗,吏部主司对这一损耗的态度就是可以用不完,但却绝对不能超,损耗少未必有奖,但若超出一点,则必严苛穷追”。
“金州有汉江贯境而过,所谓天有不测之风云,若是都像这两年般江流平稳自然是好,但一旦涨起水来,全境范围内冲毁的官地数量必将远超万中五十的损耗,介时又将如何?”,冯海洲摇了摇头,“跟户部主司报增加地新淤官地容易,但要想报灾毁,却是锱铢必较千难万难,遇到这时候,司田曹就只能用历年积攒下的损耗来填这个窟窿”。
“嗯,有道理”,唐成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你接着说”。
“第二点,大人只知户部主司给咱们的有损耗,想必还不知道本曹同样有官地增添的任务。这任务五年一汇总,不管是有新淤官地,籍没犯员家产,还是放火垦荒,甚或有的地方衙门组织民壮占用徭役的用度来平整新田等等,不拘地方上用什么手段,总之每五年一次合总儿上报时,新增官地的数量却是一亩都不能少,这也是衡量咱们司田曹政绩地最主要标准。”
“新增官地说来容易,但要做起来可就难了!新淤官地纯属望天收,即便是有,新淤出地田亩也远没有被水冲毁的多;至于籍没犯员家产,这也是不可指靠;除此两途,其它若想增加官地就必须调动大量人员,但征发民壮谈何容易?一年之中百姓需服徭役地天数是有定规的,经朝廷,道衙调用之后,能留给州衙支配的已是寥寥无几,这么点子的额度衙门其它事都不够用,还能轮到司田曹?即便是有又能有几天?而平整新地却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儿啊。到这个时候……”。
“到这个时候新增官地的缺口依旧还要靠前面积攒下地损耗来补”,不等冯海洲再说。唐成已先把这话给说了出来,“如此说来,那万中五十的损耗就是一个补漏石,虽说每年多多少少能剩下些,却需预备着天灾和五年一次的新增官地汇总!我说呢,吏部主司怎么会这么慷慨,原来是在这儿等着!”。
“大人说的对”,冯海洲端起面前的酒觞一饮而尽。“这道理虽然每一任判司都明白,可惜能忍住不伸手的却是少,侥幸之心人皆有之,多少人都是自诩运气好,想着自己任上该碰不上什么大事,因就忍不住吃了损耗,其结果却是好吃难咽,最终把自己都折进去了。人人都说衙门里司田曹是肥差。其实啊,这地方就是个火堆窝子。将遍天下的州府衙门一起算进来,我敢保吏员们出事儿最多,获罪最多的一定是司田曹”。
“利令智昏!”,想到下午在公事房里地挣扎。唐成倍感唏嘘,“海洲说的精辟”。
刚才还是侃侃而言的冯海洲有些不好意思了,“大人谬赞了”。
“你见事明白,怎么是谬赞”。唐成笑着举盏邀饮,“对了,王家庄你可熟悉?”。
“按曹里的差事安排,凡涉及州城方圆百里范围内的田亩变动都由我管着,自然清楚”,冯海洲�
“这是司田曹油水最大的一块儿,同时也是最容易出事儿地一块儿”,冯海洲也拈了一颗胡豆投进口中慢慢的嚼着,“属下二十一岁上进衙,到今年正好十六个年头,十六年里亲眼所见的便有三任司田曹判司是栽在这个上面的”。
唐成来了兴趣,不过却没打断他地话,饮了一口酒后凝神静听。
“大人既然想到要问这个问题,于其中的利益想是早已深知,无需我再多言;而今要说的就是风险”,冯海洲放下手中的筷子,端坐道:“这风险来自两条,每年万中五十的损耗,吏部主司对这一损耗的态度就是可以用不完,但却绝对不能超,损耗少未必有奖,但若超出一点,则必严苛穷追”。
“金州有汉江贯境而过,所谓天有不测之风云,若是都像这两年般江流平稳自然是好,但一旦涨起水来,全境范围内冲毁的官地数量必将远超万中五十的损耗,介时又将如何?”,冯海洲摇了摇头,“跟户部主司报增加地新淤官地容易,但要想报灾毁,却是锱铢必较千难万难,遇到这时候,司田曹就只能用历年积攒下的损耗来填这个窟窿”。
“嗯,有道理”,唐成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你接着说”。
“第二点,大人只知户部主司给咱们的有损耗,想必还不知道本曹同样有官地增添的任务。这任务五年一汇总,不管是有新淤官地,籍没犯员家产,还是放火垦荒,甚或有的地方衙门组织民壮占用徭役的用度来平整新田等等,不拘地方上用什么手段,总之每五年一次合总儿上报时,新增官地的数量却是一亩都不能少,这也是衡量咱们司田曹政绩地最主要标准。”
“新增官地说来容易,但要做起来可就难了!新淤官地纯属望天收,即便是有,新淤出地田亩也远没有被水冲毁的多;至于籍没犯员家产,这也是不可指靠;除此两途,其它若想增加官地就必须调动大量人员,但征发民壮谈何容易?一年之中百姓需服徭役地天数是有定规的,经朝廷,道衙调用之后,能留给州衙支配的已是寥寥无几,这么点子的额度衙门其它事都不够用,还能轮到司田曹?即便是有又能有几天?而平整新地却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儿啊。到这个时候……”。
“到这个时候新增官地的缺口依旧还要靠前面积攒下地损耗来补”,不等冯海洲再说。唐成已先把这话给说了出来,“如此说来,那万中五十的损耗就是一个补漏石,虽说每年多多少少能剩下些,却需预备着天灾和五年一次的新增官地汇总!我说呢,吏部主司怎么会这么慷慨,原来是在这儿等着!”。
“大人说的对”,冯海洲端起面前的酒觞一饮而尽。“这道理虽然每一任判司都明白,可惜能忍住不伸手的却是少,侥幸之心人皆有之,多少人都是自诩运气好,想着自己任上该碰不上什么大事,因就忍不住吃了损耗,其结果却是好吃难咽,最终把自己都折进去了。人人都说衙门里司田曹是肥差。其实啊,这地方就是个火堆窝子。将遍天下的州府衙门一起算进来,我敢保吏员们出事儿最多,获罪最多的一定是司田曹”。
“利令智昏!”,想到下午在公事房里地挣扎。唐成倍感唏嘘,“海洲说的精辟”。
刚才还是侃侃而言的冯海洲有些不好意思了,“大人谬赞了”。
“你见事明白,怎么是谬赞”。唐成笑着举盏邀饮,“对了,王家庄你可熟悉?”。
“按曹里的差事安排,凡涉及州城方圆百里范围内的田亩变动都由我管着,自然清楚”,冯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