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民风在变
时间就等于是晓谕全军了:此次北伐还没有正式开始,所需要的就是叉子兵这样的精锐,所以北线不需要如何庞大的兵力,只要有一支能打敢战的精锐就足够了。为了能够让北伐精锐心无旁骛的进取,大帅正在联络蒙古各部,让这些蒙古人马作为北伐的策应,只要稳固了黑龙江的阴面之后,最迟到明年开春儿,真正的战争立刻展开,有的是立功的机会。
所以大军以很快的速度再次北进,沿途还碰到不少从深山老林子里钻出来的旗人。
自从赴死军开赴过来之后,不少的旗人都躲进了深山,现如今鲁识字那边正招揽旗人。躲藏在深山之中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今的赴死军已经停止了屠杀,又有鲁识字这个大救星的光环照耀着,四下里的旗人奔走相告……
这些从深山跑出来准备投靠鲁识字的旗人,一见到赴死军,立刻就满是惊惧的远远躲开,战战兢兢的等着这些人马过去。程子栋已经领会了大帅的意思,也不怎么为难这些惊弓之鸟,真要是继续追杀的话,他们就是跑的再快,还能快的过前哨骑兵?
在鲁识字已经少量满洲战兵的带领下,庞大的人群正以缓慢的速度往大甸子方向移动,这是女真人的发源地,是老家。那里还有其他一些女真的小部落,同时也有一些其他民族出没,就是那些个胆子大的汉人老客也时常光顾。
一百多年以前,大明朝还在大甸子附近设置了卫所,并有少量官兵,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各族的族兵,名义上是在大明版图之内也归属大明朝的管辖,其实自治的程度很高。
经历了战乱和屠杀之后的人们,把鲁识字看成了全部的希望,尤其是精神上的依赖,已经到了非他不可的地步。少量的满洲战兵虽然还是甲胄齐全并且保持了建制,其实已经不再归属于那些旧有的满洲贵族。现在这种情况下,贵族和平民都是一个德行,谁也没有能力约束和指挥这些战兵,有鉴于鲁识字的个人威望和实际需要,满洲战兵已经成为鲁识字个人的力量……
虽然赴死军对这些的屠杀是结束了,可沿途的汉民不管这些,小规模的袭击从来就没有断过,就是那些赴死军新设的地方官吏也处处刁难。平添了许多麻烦。
不过鲁识字总能以个人能力保证队伍的整体安全,保证迁徙的顺利。
如此艰苦漫长的迁徙,对于鲁识字本人来说,就是一个灾难。身体条件本来就已经不允许,这么一连串的磨难之后,早已经是心力交瘁,身体状况堪忧。
那些个满洲战兵做了个简陋的“轿子”,抬着鲁识字行走,虽然每天都是紧赶慢赶,最多也就是四十里的路程而已。
轿子里的咳嗽声让人心悸,这些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唯恐鲁识字体力不支,这个大救星一旦倒下,可就全完了。
以最古老的方式祈祷,希望上天能够保有乌里彦平安无恙……
虽然已经把迁徙的速度降的极低,鲁识字的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的恶化下去,整夜整夜的咳嗽,人也愈发消瘦的厉害,活似一具能够走动的骨头架子……
不管这个鲁识字如何的弱不禁风,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满人之王,不论世俗的管理指挥还是精神上的依赖寄托,他的地位已经不可替代。
一直到乌里彦的女人赶了上来,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相对于鲁识字的慈悲宽容,林千金对这些人可没有什么感情,说话也是不假辞色,毫不客气的在旗人之中寻找最好的医药和食物,保证鲁识字个人的身体状况。
这些也不算个什么,旗人反而欢喜万分,�
所以大军以很快的速度再次北进,沿途还碰到不少从深山老林子里钻出来的旗人。
自从赴死军开赴过来之后,不少的旗人都躲进了深山,现如今鲁识字那边正招揽旗人。躲藏在深山之中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今的赴死军已经停止了屠杀,又有鲁识字这个大救星的光环照耀着,四下里的旗人奔走相告……
这些从深山跑出来准备投靠鲁识字的旗人,一见到赴死军,立刻就满是惊惧的远远躲开,战战兢兢的等着这些人马过去。程子栋已经领会了大帅的意思,也不怎么为难这些惊弓之鸟,真要是继续追杀的话,他们就是跑的再快,还能快的过前哨骑兵?
在鲁识字已经少量满洲战兵的带领下,庞大的人群正以缓慢的速度往大甸子方向移动,这是女真人的发源地,是老家。那里还有其他一些女真的小部落,同时也有一些其他民族出没,就是那些个胆子大的汉人老客也时常光顾。
一百多年以前,大明朝还在大甸子附近设置了卫所,并有少量官兵,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各族的族兵,名义上是在大明版图之内也归属大明朝的管辖,其实自治的程度很高。
经历了战乱和屠杀之后的人们,把鲁识字看成了全部的希望,尤其是精神上的依赖,已经到了非他不可的地步。少量的满洲战兵虽然还是甲胄齐全并且保持了建制,其实已经不再归属于那些旧有的满洲贵族。现在这种情况下,贵族和平民都是一个德行,谁也没有能力约束和指挥这些战兵,有鉴于鲁识字的个人威望和实际需要,满洲战兵已经成为鲁识字个人的力量……
虽然赴死军对这些的屠杀是结束了,可沿途的汉民不管这些,小规模的袭击从来就没有断过,就是那些赴死军新设的地方官吏也处处刁难。平添了许多麻烦。
不过鲁识字总能以个人能力保证队伍的整体安全,保证迁徙的顺利。
如此艰苦漫长的迁徙,对于鲁识字本人来说,就是一个灾难。身体条件本来就已经不允许,这么一连串的磨难之后,早已经是心力交瘁,身体状况堪忧。
那些个满洲战兵做了个简陋的“轿子”,抬着鲁识字行走,虽然每天都是紧赶慢赶,最多也就是四十里的路程而已。
轿子里的咳嗽声让人心悸,这些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唯恐鲁识字体力不支,这个大救星一旦倒下,可就全完了。
以最古老的方式祈祷,希望上天能够保有乌里彦平安无恙……
虽然已经把迁徙的速度降的极低,鲁识字的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的恶化下去,整夜整夜的咳嗽,人也愈发消瘦的厉害,活似一具能够走动的骨头架子……
不管这个鲁识字如何的弱不禁风,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满人之王,不论世俗的管理指挥还是精神上的依赖寄托,他的地位已经不可替代。
一直到乌里彦的女人赶了上来,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相对于鲁识字的慈悲宽容,林千金对这些人可没有什么感情,说话也是不假辞色,毫不客气的在旗人之中寻找最好的医药和食物,保证鲁识字个人的身体状况。
这些也不算个什么,旗人反而欢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