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真正的底气
还要不要不了?圣人的宽仁还要不要了?

  隋炀帝大征高丽,终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搞的天下纷争四起……

  劳师远征,从来就是最劳民伤财动摇国家根本的蠢事,当年的隋炀帝征一个弹丸高丽。就弄的民怨沸腾烽烟处处,如今李四又要大征,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等着看他兵败民穷的好下场吧……

  说起高丽,总是会想起现在的朝鲜,不知不觉之间,朝鲜就已经再回大明朝版图,再次成为大明朝的属国,不仅出了点不够塞牙缝的兵和赴死军的北路军协同作战,共同围剿鞑子老巢,还给朝廷上了请罪的折子……

  当然朝鲜的折子和消息都是通过北都方面转过来的,这些细节已经没有几个人注意了。

  忠诚伯大举兵事,征战四方开疆拓土,已是如箭在弦。

  “忠诚伯呀,你已是如日方中,如今占据黄河,操控长江,已是霸王之资。可你也得看看各地的百姓,他们辛勤劳作,刚刚有了生息的机会,你就又要大动兵戈……”

  刚刚结束了谈判的杨廷麟顺利回到了北都,或者是他特过来和李四一晤,见面的头一句话就是职责李四善于治军而疏于治民:“赴死军就不必说了,天下第一强兵当之无愧,可你做下这么大的事业,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如今天下初定,中华气运方续,以你的智慧和心胸,难道看不出已经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我不信……”

  杨廷麟不给李四插嘴的机会,也有点自说自话的意思:“以你李四之能,以赴死军之战力。我知道打下那些蛮夷小邦如反掌之易,可拿到那些不毛之地有什么用?统御化外之民有什么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赴死军能够强盛百年?那百年之后呢?等赴死军衰弱的时候,那些化外番邦必然群起而反,到时候,非我中华之福哇……”

  “老杨啊,你不拿我当外人,我也不拿你当外人。”李四面色浓重,以罕有的肃穆语气说道:“现在还不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这个世道要变了,我们必须赶在剧变之前,领导这个世界的潮流。支撑赴死军的不是我李四,是千千万万的百姓。鞑子是打走了,可他们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反而是承担成三倍于江南的赋税。我李四所能够做到的仅仅是让他们温饱而已,若是假以时日,江南的民生必然远超我这边儿,这也无可辩驳。所以我必须不停的进攻,永远也不能停止……”

  李四对着老战友杨廷麟道出心中的真言:“如今西学渐入,我等已知世界之大。对于中华之外的蛮夷各族,必须用武力征服。开疆拓土的根本就是拓展民族的生存空间,这也是在为将来做打算。若是能够一直保持强盛,自然是最好,百年之后若是我们衰败了,还有个缓冲的机会。所以,对于四方邦国,都要征服,一直打到他们臣服为止。若是不能把地盘和人口归入囊中,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要将之砸烂。不能为我所用的,就要毁坏……”

  “小邦小族,不能给他们崛起的机会,趁我李四还清醒着的时候,就要征服他们,否则就要一举摧毁,将任何有可能威胁到我族的民族,也不管是不的敌人。全部扼杀在崛起前夜。”对着这个曾经为赴死军呕心沥血的老学官,现在江南的武装领导人,李四声音一低,说出了让杨廷麟毛骨悚然的话语:“这个世界上,民族何止万千?强盛的帝国何止万千?趁着赴死军还在走上坡路的时候,把所有的民族全部扼杀,日月之下天地之间,只有我中华一族,就永无外患。永无灭族亡种之忧,到时候,赴死军才可以兵戈铸犁刀枪入库。为了这个目标,什么样的代价都可以付出,我可以牺牲一代人,两代人。为了这目标,赴死军可以再打一百年……”

  杨廷麟听罢,手脚冰凉,脑门子上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