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连环炮
式战争面前,作为一个个体,士卒的勇武被淡化了,更加注重于集体的综合能力,更加注重于在一瞬间的爆发力。

  面对延安府的坚城高墙,交战双放还是书信往来,仿佛回到了义战时代一样,就差说一句“等敌人准备好再打”了。

  头两天里,双方的信使往来不断,言辞也客气的很,颇有几分“把臂言欢”的意思。

  可万千大军云集,双方剑拔弩张,怎么看也是一场恶战。

  无论是吴三桂还是李四,心里就跟明镜一样,这仗不打是不打,一旦开始,将是空前的猛烈和残酷。

  一遍又一遍的审视安排布置,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实用,而吴三桂也看明白了赴死军的架势,正从不同方向做最后的增兵……

  初一,辰时。

  赴死军整体前压,就连李四本人的中军指挥认旗也压到了非常靠前的位置。各项预备作业已经妥妥贴贴,兵马雄壮,士气欢腾,大战所缺者不过是一到进攻的命令而已。

  这是大帅带领赴死军争霸的第一步,从今日开始,赴死军成为这边土地上的霸主,并且会把疆土拓展到前所未有的极限。

  建功立业一方雄霸之主,男儿所祈者。

  赴死军的精锐战卒就不必说了,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尤其是天干各营中的士卒,自有一种天然的骄傲,天干十营,赴死军成军的根本和骨架,代表着赴死军所有的荣耀和光彩。十营叉子兵,打的天下震动,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无论江南淮扬,手中的叉子就是天下至刚至阳的武器。

  赴死军前不垫兵,已经成为这个天下的一个共识。

  只要天干营的叉子在手,什么样的对手垫在前边也没有用。天干十营就代表着赴死军,什么样的大战血战没有见过?什么样惨烈的战斗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对手没有打败过?

  现在的敌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三姓家奴而已,打败吴三桂就好像捻死一只臭虫那么简单。在很多叉子兵眼中,尤其是那些骨干老兵,其实并没有把吴三桂当一盘子大菜。

  连鞑子都打的有今天没有明日了,吴三桂这个鞑子的走狗算个什么?关宁军名气是不小,那是因为没有碰到赴死军而已。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世无英雄,竖子成名耳!

  虽然大帅一再强调关宁军绝非等闲,可老兵们还真没有拿吴三桂这点力量当一回子事情。

  吴三桂?就是吴九桂也是白搭。

  大帅组建的火器新军大伙儿都知道,也影影绰绰的明白其中的威力,看就是说不清楚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不过大帅那么大的本事,建成的新军肯定是值得一看。

  辰时中刻,大战正式开始。

  和以往所有的战斗不同,大帅进攻命令下达之后,并不是震天的战鼓和呐喊之声。赴死军前期的两个天干营和三个地支营被压到了火器新军之后。

  这些个端着火铳的新兵可没有疯狂的前冲,而是迈着沉稳有序的步伐缓慢前进。跟在后头的叉子兵都有点儿着急了……

  延安府城上的守军也绷紧了神经。

  对手可是赫赫有名的赴死军,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无不是战必胜攻必克,战斗力堪称雄冠。轻视赴死军就是自取灭亡,这已经是被一次又一次证明过的铁律,任谁也不敢小看了。

  弓上弦刀出鞘,大小火炮也�